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上产生许多病斑,并多个病斑连结形成大斑,叶片失去食用价值,易变黄脱落。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雨水反溅及气流传播至寄主叶片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发病后在病部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5~32℃;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5~10天。
上海及邻近地区落葵蛇眼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10月。年度间多雨或阶段性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肥水管理不当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茬口轮作:发病地块提倡与其他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原菌。
(2)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基肥及磷钾肥,清理沟系,减少雨后田间积水,促进植株健壮。
(3)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减少田间病原菌。
(4)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喷2~3次。
绿色防治用药:
可选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拿敌稳)3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25~35克);18%戊唑醇微乳剂(安盈)1000~2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50~100克);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好力克)3000~4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25~35克);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捷菌)1500~2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50~75克);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爱苗)2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30~50克)等喷雾。
常规防治用药:
可选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扑海因)800~1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00~125克);62.25%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仙生)600~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25~50克);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M-45、山德生)600~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25~150育)等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