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推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米拔节期管理技术要点
  拔节期是玉米整个生育期对水肥需求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施足底肥浇好水,以保证植株的良好生长和雄穗的正常分化,防止“卡脖旱”。拔节期间,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玉米在拔节期的需要,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以上。在浇水的同时结合施肥攻穗肥。

  合理施肥

  拔节后雌雄穗分化开始,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日益迫切,是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这时重施穗肥,肥水齐攻,既能满足穗分化的肥水需求,又能提高中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率,以实现穗大粒多、饱满,产量提高 。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采用撒施或穴施方法进行。穗肥一般亩施尿素25~30kg,磷酸二铵10-15kg。

  中耕培土

  中耕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中耕原则是苗旁浅、行间深。玉米培土是栽培技术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培土能增加表土受光面积,减轻草害,提高肥效,防风抗倒。培土不宜过早、过高,以免损伤基部的叶片。培土的时间,一般在孕穗至抽雄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培土低些,第二次高培土。如果进行一次培土的,最好在大喇叭口期进行。

  灌水

  玉米植株开始拔节以后,生长进入旺盛阶段,需水量高。特别是抽雄前半个月左右,雄穗已经形成,雌穗正加速小穗、小花分化,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更高。这时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引起小穗、小花数目减少,因而也就减少了果穗上籽粒的数量,同时还会造成“卡脖旱”,延迟抽雄和授粉,降低结实率而影响产量。遇到干旱有条件的一定要灌好水,以减少玉米秃尖、缺粒。合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专题报道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玉米拔节期管理技术要点
落葵蛇眼病
夏季高温 水稻田管防治并重
茄子夏季追肥有三忌
蔬菜盖地膜要“五防”
东方城乡报农技推广B07玉米拔节期管理技术要点 2013-07-11 2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