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沪郊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借鉴火龙果种植成功经验,合庆镇力争用三年时间,将产品调整成特色鲜、效益高的产品
~~~借鉴火龙果种植成功经验,合庆镇力争用三年时间,将产品调整成特色鲜、效益高的产品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庆,“引进”的不仅是精品水果……
借鉴火龙果种植成功经验,合庆镇力争用三年时间,将产品调整成特色鲜、效益高的产品
  □记者  康晓芳

  去年8月,浦东合庆镇将热带水果火龙果种到家门口的消息,着实让上海人眼前一亮。合庆火龙果种植今年情况如何,能否进一步扩大规模,让上海市民在市场上就能买到地产优质的火龙果?日前,记者再次来到浦东合庆镇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虽然不是火龙果的成熟期,但茂密的枝茎,绿油油的树苗,温度适宜的大棚(见左图),依然是热带气息扑面而来,博翼有机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采用温度调整以及生物科技技术,从技术层面而言火龙果的本地化种植已不成问题。

  据悉,合庆火龙果基地从2009年开始试种,2012年进入盛产期,亩产3000斤,按20—30元一斤的市价,每亩产出6万—9万元,加上火龙果的花和枝茎可以入菜入药,经济价值在每亩1万元,合计火龙果种植产出是每亩7万—10万元。基地方介绍,在合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场建立的上海首个火龙果种植基地,经过多年的引进和开发,改良培育出优质耐低温红皮红肉火龙果,不仅实现火龙果的“南种北引”,而且生产出的红心火龙果,其新鲜口感和营养价值均超越市场常见的红皮白肉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该基地火龙果种植面积在50亩左右,“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我们打算扩大规模种植,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还决定引进一批本地少有的精品水果。”镇领导满怀信心地表示,希望更多的上海市民能吃上本地产火龙果,把合庆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上海特色精品水果之乡。

  传统农业遭遇发展瓶颈

  合庆镇作为浦东新区的“三农”重镇,又是上海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镇之一,近年来,在“三农”工作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在加强“三资”监管确保农民利益、强化设施建设提升生活质量、打造“一线八景”做大农业旅游等方面亮点频显,但随着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几年两区合并后,以传统农业为发展基础的合庆,农田规模小、土地产出效益低、市场竞争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开始显现,如何走出发展瓶颈,充分整合资源,让土地产出最大化,使农民收益再上一个台阶。合庆镇党委、镇政府一直在探索着新的突破之路。镇党委书记杨琴华告诉记者,目前,合庆农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资源有限且分散。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有限,合庆农民目前人均土地还不到0.5亩,仅靠现有土地与传统种植业,农民收入很难再有突破。合庆镇为原合庆、蔡路两镇合并而成,下辖29个村、6个居委,土地面积分散,受土地的局限性,有些产业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很难形成大规模生产。如合庆金杏香有机桃园,虽然品种很好,但由于无法突破土地瓶颈,只能停留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因而,很难与南汇千亩桃园相抗衡。

  农产品品种缺乏特色。受传统种植业的影响,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虽然进行了多年调整与改革,但从未打破过传统种植观念,仅限于你有我也有的跟风,缺乏自己的特色,与现如今集约式、大规模的营销体系相比,品种单一、数量有限,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占得优势。

  农民缺乏创新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不再是农民生活的唯一支柱,在许多农民眼中,在农业上付出的劳动与土地的产出很难形成正比,许多人认为土地只能用来解决温饱,用于提升收入、改善生活却很难,为此,宁可让土地保持原状,也不愿走创新之路。

  特色农业探索应运而生

  针对上述现状、合庆镇党委、镇政府下定决心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坚持科技兴农、积极挖掘潜力,一定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农村发展之路。2009年,该镇党委、镇政府顶住压力,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上海拜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立起本市第一家占地百余亩的博翼有机农场——合庆火龙果基地。

  火龙果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因食用火龙果健康长寿,俗名“长寿果”。它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花青素含量高,富含一般蔬果中少有的植物蛋白和维生素C,有良好的减肥、降血糖、防便秘的功效。如火龙果在合庆试植成功,无疑将为合庆的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成为合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突破口。

  杨琴华书记告诉记者,种植火龙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要让热带水果在上海落户,并非轻而易举之事。2009年,火龙果引进种植还在试验阶段时,土地质地不符,劳动力难觅,周围环境不适应等困难接踵而至。为此,镇党委、镇政府不受干扰、全力扶持,只要政策范围允许,无论是人力、物力,都给予此项目大力支持。

  2012年年初,种植基地要引进一套供取暖的电缆设备,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为此,镇政府作为“一事一议”政策扶持项目,及时给予资金补贴,帮助基地渡过了难关。

  火龙果种植初见成效,为此,镇政府将其作为合庆特色农业的品牌产品,连续两届参加了新区农博会。使合庆火龙果基地知名度得到有效提高。

  据了解,合庆火龙果种植于去年已显现成效,每亩产出达到8万一10万元,是传统产业的4一5倍。

  合庆镇火龙果种植的成功,为该镇发展特色农业提振了信心,目前,镇政府已与基地制定了拓展规模的计划,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火龙果基地规模扩大到200亩。同时,由基地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带动其他周边农民或合作社参与种植,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500亩以上,从而实现促进农民增收,为合庆特色添彩的目的。

  与此同时,针对火龙果季节性较强的特点,该基地还决定再引进一批本地少有种植的精品水果,如:莲雾、释迦、芒果等作为储备产品,通过以点带面,确保合庆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打造名副其实的上海特色精品水果之乡。

  打破传统观念,突破发展瓶颈,增加土地产出,合庆火龙果种植的初步成功证明:只要敢于创新、坚持科技兴农,农业就会有无穷的潜力,农民增收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合庆,“引进”的不仅仅精品水果,而是一种创新的思维,一种转型的理念。镇领导告诉记者,借鉴火龙果种植成功经验,合庆镇将力争用三年的时间,结合合庆“一线八景”,将原来产出少、效益低、竞争力差的产品,逐步调整成特色鲜、效益高、竞争力强的产品。例如,在水果品种上将原有的橘树、桃树等,在保障技术领先的情况下,有计划的调整成樱桃、芒果等。在蔬菜品种上则准备利用蔬菜标准园的先天条件,逐步引进阔叶马兰头、紫色生菜、林下菌菇等竞争力更强的产品,从而实现为合庆增色,为农民增收的目的,打造一个具有全新农业特色的新合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合庆,“引进”的不仅是精品水果……
上海商绿食用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
东方城乡报沪郊经济A03合庆,“引进”的不仅是精品水果…… 2013-05-23 2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