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社党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自2007年安岳县在四川省率先建立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新世纪柠檬专业合作社以来,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变化,积极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建立产业党组织287个,覆盖面达100%,有党员2019名,探索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互动的新路子。

  以构建管理体系为突破点,在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上下功夫

  安岳县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发展中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创新推进“1+3”即“党组织+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户”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健全管理体系。成立县农业产业党工委,挂靠县农经局,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牵头抓总、统筹指导;各乡镇党委负责日常管理,建立起“县农业产业党工委—乡镇农业产业党总支—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组织网络。

  二是明确审批管理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县农业产业党工委牵头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指导;联合组建或依托组建党组织的,由负责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所在地乡镇党委审批管理。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配齐配强了农业产业党工委工作人员,明确书记为副科级实职领导。采取资源整合、“两新”组织自筹、上级党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活动阵地。

  以扩大组织覆盖为关键点,在建强组织、拓展网络上下功夫

  合作社大量建立后,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空白点”逐步凸显。为此,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创新采取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挂靠建等方式,有效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一是打牢组建基础。选派16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合作社注册情况、管理机构、运行状态、经营情况、地域分布、产业类型、社员总量、党员数量、党组织建设等情况,并建立党建工作动态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组织编印了《安岳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手册》,供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参考学习。

  二是灵活组建方式。对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独建立党组织,对规模影响较大、仅有2名正式党员的合作社,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的“添人法”补足3名党员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建立党组织;或按同行业、同区域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联合党组织;或成立党小组挂靠在所在村党支部开展活动;或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农业园区等组建党的基层组织。

  三是严格建党程序。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乡镇党委递交申请,乡镇党委根据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原则和有关规定,对上报情况进行严格审查,核实情况后提出处理意见并批复。

  以明确职能定位为深化点,在理顺关系、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合作社党组织作用发挥如何,核心在于职能定位是否准确,关键在与村党组织的关系是否融洽。因此,合作社党组织建立后,在明确职能定位方面安岳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合作社与村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合作社利益与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

  一是明确党组织管理权限。合作社党组织除具备一般党组织职能外,坚持“三不”原则,即党员不转移组织关系;不直接发展党员;不收缴党费和党内统计。合作社党员实行“双向进入、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双票评议”。

  二是理顺与合作社的关系。合作社党组织坚持“统揽不包揽、领导不干预、服务不包办、到位不越位”,按市场经济规律引领合作社自主经营、独立发展,做到“经营活动全程跟踪、服务内容全面覆盖、重大决策全面影响”。

  三是理顺与村党支部的关系。合作社党组织与村(社区)党支部的关系,将其定位为“相互平行、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相互平行,即互不隶属、平行发展;相互依存,即围绕发展富民这一共同目标各自发挥职能优势,指导合作社推动产业发展。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在激发活力、发挥作用上下功夫

  实践证明,只有在合作社党组织领导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建立资源共享、生产互动、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此,要积极为产业链上的农村党员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行党员会议讨论提议—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决议—社员大会决定制度,使合作社党组织始终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能充分履行推动产业发展、引领合作社运行等方面的职责,始终确保合作社沿着正确道路发展。

  二是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帮助专合社解决组织发动群众、协调土地流动、缺乏资金技术、维护社员权益等方面的难题,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

  三是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结对帮扶、创先争优等活动,引导党员新技术先学、新品种先试、新设施先用、风险先承担、市场先开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许志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龙头领舞打开农民“致富天窗”
合作社党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建设多元化实用人才队伍
湖北郧县农商行:合作社成支农重点
辽宁铁岭清河区对合作社开展双向技术服务
2013年国际合作社日合作社发展依然强劲
市场调研(选载二)
河南3年培育200个产业集群
广告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合作社党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2013-05-23 2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