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经济合同签订。在起草经济合同时,重点对合同标的批准范围、当事人履行合同能力、财务管理规范性及财务数据准确性等有关事项进行全面了解、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合同涉及财务的条款,尤其注重在合同汇审中严格把关,避免由合同条款带来的财务风险。合同起草完毕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将合同拟定文本、背景资料、谈判文件、签约资料、相关意见等一并报镇司法所审查。
做好经济合同备案。依据财务的成本费用分项,将合同分为劳务及分包合同、材料合同、机械设备合同、征地拆迁合同、零星合同等,进行分类归档,并做到随时更新目录。合同签订后,若本单位为承办单位,则将合同正式文本及相关资料送镇司法所备案,并送镇档案管理部门存档。
严格经济合同履行。针对合同类型,建立不同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制定有效的费用管理控制办法;按不同项目,建立明细分类账,做到核算清晰、准确;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结算业务。在会计期末,根据合同性质,对履行完毕的合同及时确认收入,并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制原则归集费用,结转成本。
建立合同管理及保密制度。对送存备案的有关合同,作为重要的财务档案指定专人保管,同时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严禁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在订立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市农经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