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福建省围绕重点特色农产品,抓龙头、拓市场、创名牌,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合作社。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增长加快。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数达1.21万家,是2008年的7倍多,年均增速达167%。资源特色明显。合作社生产经营集中在茶叶、食用菌、蔬菜、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为主的分别占到60.5%、11%、9.1%和8.2%。内部管理较好。绝大多数合作社建立了专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三会”等组织机构完备并定期召开会议的有3300多家,约占总数的35%;有418家合作社开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社务、生产管理。组织功能增强。合作社普遍开展了为成员代购代销服务,其中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比例达80%以上的合作社占12.7%,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比例达80%以上的合作社占23.3%。
从福建省的实践看,发展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提升了现代特色农业整体水平。主要体现在:
一是将分散农户联合起来,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创新了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合作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为成员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户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逐步发育成为种新型农村市场经济主体。莆田市荔城区华龙农机专业合作社方面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年作业服务面积达12931亩,今年服务面积和租种面积还在增加。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也逐渐成为一个趋势。
二是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了现代农业整体水平。合作社通过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和新机具等“五新技术”,正在逐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组织载体、高新技术试验示范的有效承接平台,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德化戴云生态农业合作社生产黑鸡饲养月后都佩戴上脚环,脚环中包含了黑鸡的饲养地点、喂养饲料、防疫、生长周期等信息,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
三是拓宽了农民成员增收渠道,让成员分享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增值收入,提高了成员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是提升合作社内在凝聚力的关键。通过合作社开展统一的社会化服务,节本增效,直接提升了农民成员的经营收入;通过合作社自办加工、营销,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成员除以土地、资金、机具入股参与分红外,还可成为合作社聘用的工人,间接提高了农民成员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边田地一般种两季,一季水稻一季蔬菜,如果农户自己耕种,每亩纯收入780元。要是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的话,每亩纯收入1100元,每亩能多增收41%。此外,合作社还会聘用农机操作技术工和田间管理工人,农民不用出远门,在家就能打工挣钱。带机入社的成员,人均收入高出普通农民4倍左右”,华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凤萍告诉我们。德化县浔中龙翰黑兔专业合作社通过自行加工、包装,在销售中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每只兔可返还成员10多元利润。
福建省促进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做法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发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指导服务,探索机制创新,促进了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支持合力。福建省将合作社发展情况纳入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内容,强化合作社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建立多部门组成的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构设在省农业厅:推动各市、县(区)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重视制定发展规划。省政府已制定印发了《福建省“十二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四大发展目标和五项重点任务。强化沟通协调,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思想,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德化县就为筹建合作社农特产品销售一条街,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持,多次召集城建、规划、税务、国土、电力等部门研究相关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去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财政、税收、金融、项目建设和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合作社更大的优惠支持。在财政扶持上,明确省级财政预算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各市、县(区)财政也要安排示范社专项扶持资金。在涉农项目支持上,优先安排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对示范社在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给予5%的累加补贴。从省级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中拿出一半资金用于扶持蔬菜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设施大棚。在税收优惠上,落实中央税收政策,明确了税务发票开具类型及式样。在市场销售上,对合作社在城市自办直营店或专卖店,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用电比照农业用电价格,城市垃圾处理费减半收取,同时财政给予店面租金补贴。德化县对于进入农特产品销售一条街的合作社,单、双开间的门面分别给予4一5万元的补助,减轻了合作社的经营负担。
加强指导服务,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福建省突出强化工作指导力量和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仙游县农业局局长林建鹤告诉我们,“经管站工作一大重点就是合作社,我要求站里工作人员对合作社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跟进靠前指导和服务”。漳州市农业局局长卢松民更是体会到,当前要一手抓生产力,手抓生产关系,两手都要硬,而抓生产关系的关键就是抓好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作用也十分明显。戴云山黑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我们演示了合作社开发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电信114+电子订货管理平台+物流),通过系统可以控制产品的全程质量安全和终端消费信息。据了解,该合作社电子商务的销售量约占其全部产量的30%,目前,还在进一步开发东南网等网络销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