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介绍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董事长、教育实业家奚剑鑫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筑彩虹 千秋不关情
——介绍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董事长、教育实业家奚剑鑫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左)与奚剑鑫在一起。
  “教书育人,千秋伟业”。这句出自现代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言,向人们精辟地概括了教育事业对于振兴整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意义。也诠释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神圣职责。

  在黄炎培先生的故乡,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把先生的教育名言,从实际行动中,演绎得更为精彩夺目。他的名字叫奚剑鑫。是一位实业家,更是一位教育世家的传承人。担任着上海浦东剑鑫实业公司董事长、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董事长双重职务的他,继承和发扬了祖辈几代人都从事教育工作。奚剑鑫用爱心构筑了一道道联结东西部教育事业的彩虹,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千秋情歌。

  教育世家 遗风相承

  奚剑鑫出身在川沙镇上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说起奚剑鑫家族的教育背景,在镇上的老一辈中都有一定的印象。

  据史料记载,奚剑鑫的高祖父奚树谷自幼就喜欢读书作诗,长大后设立学堂,施教育人,很有建树。近代教育家、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张之洞曾亲书帖额一块赠与。上书“毅夫南汇儒童奚树毂(谷)”。意为赞扬奚剑鑫的高祖在家乡从事教育所建立的功绩。

  奚剑鑫的曾祖父奚念修则是清末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的乡试秀才。他一生追随黄炎培先生,发展浦东的地方教育,并且担任过川沙学务公会、南九学区议员,即现在的川沙镇观澜小学及西南区学董等职。同时,黄炎培先生对于奚剑鑫曾祖父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精神,也给予极高评价,题写了“抱经堂”的匾额赠予他。奚剑鑫的曾祖父视之珍宝,把匾挂在客厅的正上方。奚剑鑫告诉友人,“抱经堂”三字的意境是,一个拥抱诗经的人,必定是才思横溢的聪明人,也是注重道德风尚的文化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品质高尚的人。

  奚家族风,教育为本,树德为根。从高祖到曾祖,再到父母、叔伯以及奚剑鑫本人和独生女儿,族辈六代人都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一生。耳濡目染、代代相传,奚剑鑫从小就有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教育情结。这也成就了他在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一番事业。

  创办实业 投资教育

  九十年代初,奚剑鑫乘着改革开放再掀新潮的东风,创办了三家实业公司,逐步积累了一些资金。在享受自己创业的乐趣时,奚剑鑫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感觉到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的高速发展,将有大批西部农民工要走出大山,来到富裕地区寻找生活的财源。而随父母来到大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也会不断增多。这些失去家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将成为上海这座变化着的大城市中,一个非常不雅观的空白点。奚剑鑫深情地对公司员工说:为了改变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空白点,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奚剑鑫在那个时候,可以说重新又回到了父辈们从事教育事业的起步点,找到了“实业教育”的发展“灵感”。他坚信,只要不懈努力,自己“重操旧业”的梦想就会很快实现。

  经过几年的探索,由上海浦东剑鑫实业公司创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在川沙镇名正言顺地开办了。由于是第一所由上海本地人创办的民工子弟学校,招聘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上海本地人,课本也以上海版为主,教学质量自然会优胜一等,而企业家开办的学校,收费又十分优惠,因此,消息一传出,一下子吸引了周边许多农民工前来为子女报名,成为当时浦东新区的一大新闻事件。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把农民工子女吸收进来就读,奚剑鑫特别制定了公司办学的战略方针。“以企带校,以校促企,产教结合,服务社会”这条实施了多年的办学方针,使得奚剑鑫从一名实业家,变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实业教育家”。现在,在海川剑鑫教育集团旗下,已经开办了“民办海川学校,上海市中华职业第二进修学院、上海浦东惠南中华职业进修学校、海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海川之星幼儿园,海川剑鑫幼儿园、张江利生幼儿园”等7所学校。招收的学生100%是农民工子女。而从事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的教师80%都是上海本地年轻人。这样又在很大的层面上积累了品牌资本,为海川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从海川教育集团旗下各所学校走出来的农民工子女达到二万多人次,目前,在各所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达到3600多名。而这些农民工子女的籍贯涉及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回、彝、苗、布依、土家、朝鲜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在海川教育集团的培训机构成为企业骨干的年轻人,多达2000多名。

  为了保证所有学校都能正常运转,奚剑鑫将所有学校的收费,在抵消成本后,每年还要从企业利润中“挤”出100多万元,投入到各所学校的办学设施改善,教师工作津贴和西部教师来上海进行培训所要支付的食宿等费用。如此的大投入,实业能承受吗?奚剑鑫认为:我办企业不单是为了出人头地。对于我来讲,办好教育是最大“光宗耀祖”。事实正是如此。奚剑鑫倾力办教育的举动,极大影响了当地政府。现在,他所属的几所学校都获得了办学资质,得到了政府的财政补贴,从而极大地缓解了海川教育集团的办学资金难题,也进一步增强了奚剑鑫办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事业的信心。

  情结西部 责在人先

  进入二十一世纪,奚剑鑫参加的民进中央提出“东西部教育均衡化”的构想,并且向全体民进成员发出了支援西部教育的“彩虹行动”集结号。而奚剑鑫所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彩虹行动”的实际操作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援助西部教育的方案,奚剑鑫为此十分激动。他说:“现在还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习的孩子,还是跟不上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他们走出大山,到外面去接受一些较高水平的职业培训。如今,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培训西部教师方面有所作为。”

  说干就干,奚剑鑫亲自来到北京,向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大力支持。于是,一所以黄炎培亲手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为名义的中华职业教育第二进修学院,在春风荡漾的浦东新区诞生了。这是上海地区第一所专门培训西部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机构,她的成立,立即得到了上海市教育部门的认可,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亲自为中华职业第二进修学院的开班仪式,发来了贺词。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副主席王佐书、蔡达峰等领导也给予高度评价。

  今年6月中旬,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区的45名小学校长,参加由奚剑鑫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第二进修学院举办的第十期职业教育培训班,为期十五天。这些从西、中部地区走出大山的乡村教师,第一次感受到东西部教育事业的巨大差距,也从思想上坚定了赶上东部先进教育步伐的信心。

  据统计,从2007年以来,奚剑鑫所在的上海海川教育集团共组织贵州、安徽等省贫困地区的600多名中小学教师来到上海,参加现代化的职业培训活动。开班11期的教师研修班,与此同时,奚剑鑫又不厌其烦地组织上海优秀教师来到贵州、安徽等地区,为当地的乡村教师进行现代综合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新型方法现场传授活动,这种富有创新意义的授课演讲,总人数达到4000多,使得那些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的乡村教师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的激烈振荡,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教学思维,为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的新发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思路活跃、时尚、前卫,富有责任心的合格教师。

  今年5月中旬,奚剑鑫又一次来到贵州省毕节市,把在上海募捐到的200万元,交给了毕节市教育局,准备在百里杜鹃风景区筹建一所在毕节地区最具规模、最为先进、最显现代的小学。而在这所计划明年9月前落成的新校舍中,将专门辟出一块为培训老师而设立的机构。奚剑鑫说:准备出资轮流聘请一批上海优秀的退休教师为当地教师进行长年培训。

  抚育孤儿 捐款助学

  情系西部教育,脚踏实地践行,奚剑鑫用自己编结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业绩,向人们诠释了这位出身于“教育世家”的企业家宽广的胸怀。

  2012年4月15日傍晚,由海川教育集团出资组织的“西部教育扶贫”演讲团,再一次从上海出发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这时天色已晚,演讲团成员还没有坐定,驻地就来了一位风风火火的当地男子汉。只见他拿了四面鲜红的锦旗,看见奚剑鑫就一把拉住他的手,躹躬致敬,并献上了手中的锦旗。当人们还蒙在鼓里时,奚剑鑫心里明白,男子是来向自己表示感谢的。

  原来,在民进中央选派奚剑鑫挂职于毕节教育局担任副局长时,长期的奔波积劳成疾,在医院里刚出来就来到了毕节市在赫章县进行调研时,得知位于赫章县野驯镇的中心小学,有位五十来岁的女教师,在进教室时不当心摔了一跤,结果造成腿骨断裂,不能动弹。在送到医院救治时,因为一时凑不齐医疗费,愁坏了女教师的丈夫。消息传到奚剑鑫耳朵里,他二话不说,就来到当地银行里,从自己卡里取出二万元交给当地政府,并关照这是个人的钱,作为资助专款专用,不用归还了。推辞不能的领导十分感动,当即号召全县干部捐款救助女教师。由于医疗费及时解决,救治力度加大。使得原先可能要截肢的女教师不但保住了双腿,而且恢复得很快,即将重回讲台的她,得知奚剑鑫又要到赫章进行“教育扶贫”,叮嘱丈夫哪怕步行也要到县城向奚剑鑫当面致谢。

  类似在工作中伸出援手,救助贫困教师学生的动人事例,这几年在奚剑鑫身上发生了不知有多少次。去年在一次捐赠图书活动中,他看到一位小女孩脸色苍白,衣着朴素,精神沮丧,问清原由,得知小女孩父母早亡,仅靠一位80多岁的邻居老大娘收养而即将辍学的情况后,当即拍板,签下收养协议,并且一下子认定捐出1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资助那位小女孩一直到大学毕业。2011年8月他又在贵州毕节收养了二名孤独姐弟。在这之前,奚剑鑫还以公司名义出资300万元,资助铜仁地区150名学生重返学校读书,完成学业。他还积极动员周围的企业家朋友,捐资200多万元,在贵州省几个地区改造、建设10所希望小学。而用自己公司生产的校服,购置的电脑等教学设备,损赠给贫困地区,总价值达到500多万元。

  一笔笔捐款,一件件赠品,似一股股暖流,注入了那些贫困地区教职员工和孩子们的心田,升华成一道道彩虹,照亮了人们前进的方向。正如那位叫刘娇的受助女孩流着泪水说的那样:奚伯伯的恩情不仅让我有了活下去的理由,还让我看到了社会关怀的大爱之心。

  奚剑鑫的教育扶贫精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12年5月28日,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专门派出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明来到毕节,探望奚剑鑫并代表职教社向毕节市聋哑学校捐赠了1000套校服。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早年也在贵州插队落户。他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深有感触。对于奚剑鑫这位上海企业家,如此热心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深表感动。他说:教育是一项千秋伟业,只有富有爱心的人才能构筑起“千秋彩虹”,奚剑鑫确实是一位值得书写的“教育实业家”。

  文/图 丁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合作社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合作社·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专题
爱心筑彩虹 千秋不关情
东方城乡报专题B08爱心筑彩虹 千秋不关情 2012-06-28 2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