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宇
2014年,马郢村还是一个省级重点贫困村,面临着劳动力外出、产业单一、资源匮乏等问题。到了2024年,马郢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创客发展上,马郢村从0创客到现在拥有45家创客,涵盖了民宿、餐饮、文创、研学、体育以及种植养殖等业态,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生态圈;在志愿者招募上,马郢村招募了509名注册志愿者,开展了25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形成了“3+X”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旅游业发展上,马郢村年接待游客已达数十万人次,成功蜕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获得中国休闲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究其原因,我们抓住了机遇,发起了“马郢计划”,通过志愿服务引入外来人才、激活本地人才,共同建设马郢村。
在没有资源和产业优势的乡村如何吸引人才?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志愿服务来解决人才振兴的三个问题。一是让人才进得来,通过志愿服务让城市的志愿者可以最低成本地进入乡村,这有效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力支持。二是让人才留得住,通过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旨在吸引并留住人才资源。在马郢村,约有80%的新村民群体最初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乡村建设,随后逐步转型成为创新创业者。三是激活本地人才,这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助力本地村民开创及拓展其创业与产业活动,促进村民的个人成长与能力提升,壮大本地村民人才队伍。
马郢村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方面,可系统归纳为以下四个核心策略:一是从人出发。这一理念既涵盖志愿者,也涉及被服务对象。我们深入洞察并全面理解两者的实际需求。二是从我开始。这也是解决志愿者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鼓励并倡导村民及亲友率先成为志愿者,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三是从小做起。我们坚信,志愿服务应从细微之处入手,关注并满足个体的实际需求。同时关注城乡差距、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及留守老人等,在具体实践中从小切口入手,精准施策。四是从长计议。我们致力于志愿服务的长期化和项目化,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
关于志愿服务,我们设定了一个宏大的愿景,即“人、事、处”——人人都是志愿者,事事都有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者。我们坚信,当志愿服务成为每个人的内在驱动力时,乡村的人才问题将迎刃而解。
【专家点评】
□李显波
尽管从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禀赋的角度,马郢村从一开始并不占优势,十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但经过十年发展,我觉得马郢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一点,其优势在于离省城合肥近,合肥的创新发展动力为马郢村带来了机遇。合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周边区域,包括马郢村的发展,这为我们提供了政策启示:农村政策设计需促进城乡互动。例如,上海的临港农村因与城市整体规划耦合,形成规模效应。第二点,马郢村通过志愿服务连接大城市和乡村,实现资源嫁接。志愿服务体现了人性深处的智慧,尤其是生活条件提高后,人们有更强的公益精神。这种精神为乡村和城市搭建了桥梁,培育了公益活动和公共建设。乡村振兴不仅关乎产业,还需发挥乡村固有的公益性精神和公共价值。这十年,马郢村作为一个资源不那么丰富的乡村,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振兴之路,也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