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宿经济撬动乡村振兴“单兵作战”走向“抱团共赢”

  □沈蒋荣

  仙潭村,位于莫干山北面,拥有11.8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和1968位村民。曾几何时,这个偏僻的村庄因年轻劳动力外流而面临“空心化”的严峻问题。依托“千万工程”契机,仙潭村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社会资金的涌入,也带来了“新乡人”的投资与创业。

  “新乡人”的到来,开启了仙潭村民宿产业的序幕。他们将闲置的民房改造为各具特色的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住宿选择,也带动了“原乡人”效仿,将自家民房打造成农家乐式的民宿。还有另一拨群体——“返乡人”,即出乡闯荡带着理念、资源和资金的人,他们再次回到乡村,以改建或重建宅基地的方式致力于乡村民宿文旅的发展。

  仙潭村的民宿是莫干山民宿的缩影。莫干山民宿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其休闲度假模式的创新。莫干山从一开始的避暑胜地,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年四季皆有游客”。别具一格的民宿,加之周边景区逐渐发展完善,莫干山已迅速成为众多游客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其次,政府的引导和规范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2014年初德清县政府出台的《德清县民宿管理办法(试行)》,为民宿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随着民宿业的发展,仙潭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长,从2003年的7万元跃升至如今的512万元。

  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仙潭村也从“单兵作战”转向“抱团共赢”,联合周边村庄,共同推进“大仙潭”共同富裕新社区的建设。在“五共”发展模式(生态共保、产业共兴、服务共享、机制共筑)的推动下,新业态项目如大白熊帐篷基地、美术馆、图书馆等相继落地,为仙潭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图书馆项目,它不仅弥补了民宿缺少会议室的不足,还为团体游客和公司团建提供了理想场所。图书馆二楼规划的编剧村研讨中心,吸引了众多编剧和艺术家前来取景与创作,进一步推动了仙潭村的文化产业发展。

  【专家点评】

  □李显波

  仙潭村,被《纽约时报》列为全球45个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因民宿产业的高水平、高质量、规模化发展而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该村走出了一条民宿产业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传统古朴的乡村何以借民宿焕发新生?其原因正是民宿作为坐落在自然环境之下的居住载体,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休闲和审美空间,更有一系列景观技术、园林技术、动植物种养技术等现代文明成果,使其更宜居、更舒适,也更有内涵,也更能实现一种现代文明的表达。

  仙潭村民宿产业发展强劲,不仅得益于其优质的自然资源条件,还得益于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其坐落长三角都市圈交界处,距离市中心较近,附近民宿消费需求十分旺盛。此外,该村的成功也得益于乡村带头人强大的顶层设计能力以及乡村带头人背后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保障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动态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乡村振兴 书记论剑
   第06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乡村CEO: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路径
统筹城乡要素配置 推进乡村整村运营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业发展促振兴
民宿经济撬动乡村振兴“单兵作战”走向“抱团共赢”
从建设到经营 岑卜的振兴密码
浅谈东林村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农文旅融合 打造“星宿小昆”新画卷
东方城乡报特刊06民宿经济撬动乡村振兴“单兵作战”走向“抱团共赢” 2024-10-24 2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