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最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我国每年约有190万人死于脑卒中,其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快速增长。卒中极大危害着我国民众的健康,那什么是脑卒中呢?宋海庆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了脑梗塞、脑出血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多种情况。”
现在正值秋冬季,是脑血管病高发季节,卒中发作急遽,且具有高发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征。做好发病前兆的识别对患者预后十分有利,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宋水江教授做出了权威解答,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口角向一侧歪斜;说话不清楚,或理解语言有问题;看东西旋转,走路不稳;阵发性头疼和头晕,并越来越剧烈;间断出现瘫痪或口不能言等症状时,要重视,别耽误,立即去医院确诊。
专家特别提醒,如何正确救助卒中患者对于抢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对卒中患者的急救有以下几个地方要格外注意,切忌对脑梗死患者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等。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其仰卧,头部略向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不需垫枕头,并盖上棉毯以保暖;失去意识的患者应维持仰卧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另外,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