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

  □冯其予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具有巨大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5.3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连续8年快于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障消费支出分别比2015年增长35.1%、58.3%和67.6%。

  目前,县域商业体系还存在着一些短板,突出表现在农村商业设施水平低、商品服务质量不高、市场秩序欠佳等方面。王炳南表示,一方面,“十四五”时期,将对县城、乡镇和村三级商业设施,进行“三个一批”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生产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同时,将着力解决农村网购“最后一公里”问题,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做到快递网点在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此外,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农村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

  2020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达9.2亿吨,约八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中心,智慧农批、智慧农贸、农产品电商等新模式加快发展。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订单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三是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民生保障能力。指导各地通过土地作价、财政入股、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农产品的公益性批发市场建设,增强保供稳价和综合服务能力。采取入股参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建设改造公益性农贸市场、菜市场,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同时,要推动各地与财政资金支持的农产品市场签订协议,明确市场的公益性职责。

  在回答关于“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的提问时,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刘德成表示,商务部将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提升产地初加工、批发和零售等环节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完善跨区域产销链条。强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统筹能力,为电商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主体提供市场开拓、资源对接等服务,增强电商服务农产品上行能力。同时,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和揽件,积极发展统仓共配。同时,提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吸引力。(据《经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关爱动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农业部门在行动
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
康桥横沔社区诵读红色经典
落实“一年两征”上海大学生征兵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展开
还居民安宁给流浪犬置新家
嘉定区人民检察院通报“网络情感类诈骗犯罪情况”
遗失声明
东方城乡报信息A06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 2021-05-25 2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