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鞠青松 记者 王平
基层卫生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市基层卫生工作者在机场、道口、社区、隔离点等各关口构筑了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月5日,上海市召开“筑牢网底、守沪有你”上海市基层卫生抗疫工作交流会,总结基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对抗疫中涌现出来的感动集体、感动个人和优秀管理案例进行宣传表彰。其中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筑牢网底、守沪有你”上海市基层卫生抗疫感动集体,中心医务部部长、医保办主任张桂英获得关爱行动个人表彰。
在浦东远郊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桂英是一名深受群众信赖的全科家庭医生,拥有着极为丰富的医政管理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用能力说话、以成效论事,舍小家顾大家,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奋战不休,无怨无悔。
2020年初,张桂英本已做好计划,准备利用难得的春节假期履行好好陪伴女儿的约定。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这份约定再次延期。
“囡囡,对不起,妈妈又失约了。下次,下次一定陪你。”“妈妈,新闻说疫情很特殊,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在家等你。”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张桂英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失约,但是懂事的女儿却给了她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场疫情会以怎样的方式考验人们,对疫情发展的判断、对应对举措的调整……工作的压力一下子落到了身兼中心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张桂英身上。
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政班子的领导和指挥下,张桂英和同事们时刻关注疫情走向,紧盯权威专家的判断和意见,结合上级工作部署和本单位工作实际,因时制宜,迅速制定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处置流程、应急预案、值守排班等,力求将工作做到前,把防控做到位。她还预见性地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发热门诊、普通门诊以及病房的督导和关注,在还未有完善的检测机制前,坚决把具有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的病人纳入管控范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守住两个“底线”,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去年春节过后,外来返沪人员不断增多,单位里能够进行流调工作的人手开始不足,防护物资也一度短缺。张桂英连夜比照现有人员岗位和工作强度,统筹制定流调、值守的新“班次”,同时协助后勤、办公室将现有物资充分利用起来,坚决做好一线人员的各项保障,让疫情防控工作变得“忙而不乱、稳定向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各项举措机制越发完善,张桂英又提出了“全员培训”的概念。按照最新的诊疗指南、防控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心的各项感控制度和流程,分批、分科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和医务水平,确保跟得上节奏,打得赢战斗。
“医务部这边能够多想一步细节,医务人员就能少一分感染的可能,泥城的百姓也就多一分安全。”这是整个疫情期间张桂英最常说的一句话。为此,她不仅全身心扑在白天的工作中,每晚还要根据统报数据,提前对第二天的流调、居家观察任务等进行协调分配,双休日、节假日也从无例外。每夜凌晨不灭的灯光,见证了她的辛劳付出。
一年多过去了,全球疫情仍未消退。张桂英说,自己每一天都不敢放松,时刻整装待发,随时可接受检阅、奔赴“战场”。就是这个春节仍然可能与女儿“失约”,稍有些遗憾。希望人类早日战胜病毒,期待春暖花开,与懂事的女儿来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