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照片历久弥新,讲述了一个村的古往今昔、一个村的初心和使命,给人深刻的回忆和沉甸甸的使命。
村民们翻出了旧粮票
日前,建光村“红枫叶”村民读报小组活动室广场上设立了五幅固定版图片展示,题目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图片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建光村发展与变化。
这五块宣传画廊图片里,第一幅是综述篇。这块版面以文字讲解形式,讲述了建光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村民群众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历程。讲述了建光村从解放初村民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黄泥路”,穿的是“老棉袄”。而今天的建光村村民群众住的是“小洋房”,走的是“水泥路”,穿的是“羽绒服”。这一切变化靠的是党的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靠的是改革开放。
其他四幅图片分别以“解放初期”“人民公社”“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段分别展示。其中在“解放初期”这幅版面里有多幅历史图片尤为珍贵,是村里老年村民从初解放一直珍藏到现在。其中有初解放,党领导人民群众,废除国民党保甲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政权,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证。还有解放初,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民兵武装,当年村里第一批武装民兵的持枪证、执勤证。这一幅幅图片里,让人感受到是共产党让贫苦百姓翻了身,听党话,跟党走的真实写照。
在“人民公社”这幅版面里,小组成员们从家里翻出当年集体经营土地时的“社员往来手册”“社员股金证”等物件。还有计划经济年代的“粮票”“油票”“煤制品”供应卡等,甚至那个年代凭票供应的“盐票”“火柴”票都展示出来。从这幅图片里,让大家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小桥流水”和“美丽乡村”
在“改革开放”这个版面里,从图片反映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幅图片里有当年实行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责任书”,还有“承包示范户证”等物件。
图片里还展示出当年农村实行改革后,解放劳动生产力,村里办起村办工业,生产队办起队办工厂,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办、村办、队办工业,壮大了集体经济。随之村民群众劳动报酬由“工分”享受到“工资”。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图片里还展示了当年村里办起的“建光村民乐队”活动照片。其实照片里都是当年村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画面。但经过几十年后展示出来,大家都已经十分陌生,有的村民甚至连自己图像都认不出来。有的村民看着、看着心情十分激动,感慨万千,回想起当年,“我们曾经年轻过”。
最后版面是“进入新时代”这幅版面里展示出现在建光村的村容村貌实景。“村民小洋房”“小桥流水”“村庄小公园”尽在其中。图片里让大家感受到这些年经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创建”取得的成果。更有“家门口”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村村民过起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村民热衷图片展
其实这样的图片展示,村史教育,建光村“红枫叶”小组在今年春上曾经举办过一次,但是上次图片展示场所在“红枫叶”活动室内,尽管上次活动小组成员参与热情已经十分高涨,纷纷拿出历史老照片,证件、票证等物件参与展出。但由于室内展示面积有限,所以大家感到仍不满足。而且还有老党员,老干部提出,应该扩大宣传版面,而且要放在广场上,以便让更多村民看到,尤其要让年轻的村民多看看,好让他们知道过去的建光村是啥样,要让他们珍惜当今。
所以这次小组采纳了众多老同志的建议,数日前就着手再次收集老照片等历史物件。这次小组成员顾金根、何玲娣、高国莲、倪崇良等老年朋友再次翻箱倒柜寻出不少物件。老党员顾敏从三层阁上翻出旧时“汤婆子”“脚炉”等老古董,让负责摄影的同志拍照制成图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尽管图片展示才刚开始,已经吸引众多村民观看,年轻村民看了旧时的“汤婆子”“脚炉”等物件,还不知道这是啥东西,派啥用场。有的年轻人看了建光村村史综述篇,说是第一次才知道建光村以前叫“海晏村”。
建光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领导对于“红枫叶”小组结合当前深入推进党的“初心使命”主题教育,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举办村史图片展示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支持。
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蔡瑜华认为,小组举办这次活动,能让广大村民,特别年轻村民了解过去,珍惜当今,激发继续奋进的激情。蔡书记要求“红枫叶”小组不断努力,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宣传群众,引导群众,鼓舞群众,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