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世外桃源”何时有望变成现实?~~~
“世外桃源”何时有望变成现实?~~~
“世外桃源”何时有望变成现实?~~~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外桃源”何时有望变成现实?
青年设计师用奇思妙想勾画乡村美好蓝图
  当青年设计师与上海九个美丽乡村竞赛基地相遇,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历时5个多月,近300支队伍参赛,设计师们用奇思妙想,为大都市美丽乡村“量体裁衣”,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文/记者 欧阳蕾昵 

  摄/见习记者 杜洋域

  近日,“美丽乡村出彩青春”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颁奖暨优秀成果展示推介会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

  当天,副市长彭沉雷,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祝平,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张国坤,团市委书记王宇,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邵林初,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各主承办单位相关领导、全市9个涉农区相关委办局、镇、村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基层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和全市部分高校涉农专业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让海岛村庄“收缩”

  让江南水乡更“酷”

  白墙黛瓦、水清岸绿、麦稻飘香……一幅幅原创设计描绘出一派充满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卷,令人心驰神往。推介会现场,《圩上丘樊》《收缩的村庄,稻田里的守望者》《水库集》等六项优秀作品以多媒体情景剧的形式进行了展示。

  乡村面积应该扩大还是减少?

  来自上海加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青年设计团队,为崇明区三星镇协进村的未来描绘了“收缩”的蓝图。在协进村,将来可能有一条绿带将村庄“收缩”,形成清晰的边界,边界后是田园,眼前则是星辰大海。项目负责人杜鹏介绍说,协进村靠近宏海公路,附近是风景秀丽的生态廊道“海棠花溪”,远眺一片田野和农宅。历经一次次踏勘、调研,团队在设计方案中,用“收缩”“更低耗的运维”和“生活的延续”三个关键词回答了一系列重要问题。拒绝无序的村庄蔓延,杜鹏说,“收缩”就是以退为进,保持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敬畏,用一条绿带把人类的开发收回控制在清晰的边界内。

  通过调研,杜鹏团队发现,协进村以老年人居多,团队既考虑他们出行方便,又要降低运维成本,最终想为协进村设计5栋带电梯的集合住宅,“无障碍出行的住宅套数可达到总套数的70%以上,基本与村内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持平,对于一个超过1000套住宅的社区而言,所需付出的只是5-10部电梯。”同时,更少的“电梯+能耗”能换来更多的“绿廊+交往”,“集合住宅的屋顶可设计成梯田农场和花园,为老人日常生活增添劳动和交往的乐趣。”

  以水为生的乡村如何做好“水文章”?

  金山水库村,拥有70多个小岛,“乡与乡寻”团队初遇水库村时,发现村里并没水库,但星罗棋布的小岛村落显得很“酷”。项目负责人苏奇说,他们的作品《水库·集》,就是打造一个乡村与“水元素+酷”的集合体,让水库村不仅有江南水乡的慢节奏,还有上海水乡的酷腔调。

  设计团队除了为水库村打造五位一体乡村水展览体验外,还想让产业、创新、生活都变得酷。“我们将何家宅基作为整个水库村核心示范区,提升农房及田园风貌,梳理与重塑水岛空间。”苏奇说,他们还计划提出“一米田园+智慧共享共建”设计,引导和组织村民一起参与,同时鼓励当地村民与设计师、村庄管理者一同参与村庄建设,通过举办乡村论坛、水库美食宴、乡村丰收节等,从发展文化创新角度实现“生活酷”。

  颁奖典礼中,水库村所在的漕泾镇领导突然现身,也令苏奇惊喜万分。据悉,此方案已得到了镇、村两级的青睐,今天镇领导就是特意赶到推介会现场与设计师见面,洽谈落地实施事宜。

  近300支团队为9个乡村贡献创意力量

  如何解决当前基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专业型、创意型人才紧缺问题?今年,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委、市青年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了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通过比赛,征集一批有风貌更有韵味、有颜值更有气质、有入眼景观更有走心文化的创意设计,凝聚一批优秀的青年设计师人才,形成契合上海特质、符合乡村特点的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库。

  大赛自6月20日启动后,至今共收到全国各地近300支团队报名参赛。历经现场踏勘、调研和预设计,有185支团队通过了设计能力初筛。10月20日,开展了成果收集,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作品102份。据了解,大赛分为相对集中居住类和改造更新类两大类,共设浦东新区川沙新镇连民村、宝山区罗泾镇海星村、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嘉定区华亭镇联一村、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夏村、青浦区重固镇徐姚村、奉贤区南桥镇沈陆村和崇明区三星镇协进村等9个竞赛基地。

  本次大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担任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等13位专家担任评委。经过专家评审和村民投票等环节,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入围奖23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直接受益者的村民也积极参与到大赛中,各设计点位由村民自行投票,分别评出村民人气奖1名。除了成为大众评审,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了宝贵的一票外,每个竞赛基地的村民都接待了前来踏勘的设计团队,接受青年设计师的调研、采访,直言需求与想法,为设计团队提供了不少思路。

  用青春为乡村振兴建功

  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将青年设计师引入美丽乡村,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团市委更将服务延伸至青年村支书、涉农创业青年等多个群体。

  在对全市111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团市委成立了“上海市青年村支书(主任)乡村振兴议事会”,为上海青年“村官”搭建沟通、交流、互助、服务、发展的平台,通过5天的专题培训增强了对青年村支书的引领。10月在崇明举行的首届“青汇乡村·筑梦青春”首届长三角乡村振兴青年论坛上,长三角乡村振兴青年智库联盟宣布成立,联盟成员将推动长三角新型智库建设,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建立学术交流平台,推进智库成果转化,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背景下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为引导青年投身农业领域创业,团市委不但开办上海大学生返乡创业训练营、“聚焦广袤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百名优秀武警战士培训班等,今年9月还举办了“逐梦乡村 创享青春”首届长三角乡村振兴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最终共有24个初创组项目、19个成长组项目入围大赛的总决赛,一批95后青年创客亮相乡村舞台。

  上海团市委基层工作部负责人表示,一系列的活动,以服务、凝聚、培养人才为切入点,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重点,切实引导青年往农村走、往社区走,用青春为乡村振兴建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专题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走村镇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动态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连载
青年设计师用奇思妙想勾画乡村美好蓝图
宝山“淡雪”草莓上市 橘色果肉引市民关注
万祥镇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东方城乡报关注A05青年设计师用奇思妙想勾画乡村美好蓝图 2019-12-10 2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