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0年,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东海总公司就瞄准了保健品行业,投资1.8亿元在云南西双版纳成立了国内较大的铁皮石斛产学研基地,并与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公司合作,立足科技创新,优势互补,成功攻坚了大面积组织培育铁皮石斛的技术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旗下的“九斛堂”铁皮石斛产品已经悄然登陆国内市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顶级的养生保健享受。
“仿野生”种植让石斛“回归山林”
光明九斛堂的西双版纳野外石斛种植基地占地1200亩,这里草木生息,到处郁郁葱葱。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干上布满了刚栽种不久的铁皮石斛。光明九斛堂总经理王长愉向记者介绍,“因为石斛本身就是生长在野外的,我们通过组培以后,把铁皮石斛的种苗栽培到树上让其生长,让它更好的吸取天地之灵气,这样就是一个仿野生的过程。”据悉,这样仿野生的种植方式跟大棚培育相比,丰产期要晚一年,而且产量只有大棚种植的三分之一,但是其优势还是很显而易见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的种植成活率在98%以上,而且投入低,采摘年限至少可以到15年,是今后石斛种植的重点发展方向。”王长愉表示,石斛现在做到了“放归山林”,意味着做到了人工繁育成功,而且还把新的种苗移植到野生的环境里,这种环境里出来的更接近原生态,品质更好。
而除了仿野生基地以外,光明九斛堂还拥有1000亩的自主基地。在公司勐海基地育苗房里,王长愉形象的说:“这里的条件比我们住宿和办公的条件都好,有空调、抽湿机、遮阴网……房间恒温25度左右,通俗一点说就是‘小孩’从医院出来以后,要在这里待8个月才能出门。”而为了做好石斛的选育工作,光明石斛先后收集了30-40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斛进行对比研究,然后选取优良的种子来组培。
发展石斛产业带动云南农民增收
光明云南石斛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年销售额8000万元,是集生物医药技术和生物保健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凭借年育苗5000万丛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铁皮石斛组培工厂和石斛种苗销售中心。
企业进驻西双版纳以后,迅速带动了当地百姓的增收致富。勐海县勐海镇曼尾村这几年通过种植石斛,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们家家盖新房,户户买新车,生活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高。最好的一亩都能卖到10万元以上,有的一年就收回投资了。而原来村里种植茶叶,每公斤才卖25元。
王长愉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种植石斛,公司提供种苗、服务和技术。农户主要投资大棚就可以了。按照700-800元一公斤,亩产350公斤计算,大概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对于曼尾村的农户来说,现在收获的都已经是纯利润。“他可以走向市场自己卖,可以卖高也可以卖低,但是当遇到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就会以最低保护价来收购他们的石斛。充分保障他们的利益。”
在光明云南石斛公司勐海基地现有的400多位员工中,95%是当地贫困地区的农民,如今他们人均月工资约2800元,直接带动了这部分员工的家庭脱贫。同时,还先后直接扶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失地农户200多户,帮助他们利用宅前屋后和自留地种植铁皮石斛。此外,在云南省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保山市,光明云南石斛还建立了10个近百亩的“光明石斛示范园”,将铁皮石斛种植产业范围拓展至更宽广的范围,使更多群众受益。
行业洗牌凸显商机
近年来,铁皮石斛因其良好的药用价值和巨大的开发前景,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工商资本纷纷流向该行业,在给行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跟风发展、同质低价竞争等不利因素。铁皮石斛的价格甚至一度遭遇“过山车”,从前几年一公斤千元的收购价下行到几百元。石斛市场鱼龙混杂,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的问题始终存在。
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的铁皮石斛市场还处于品牌混杂、集中度不高、缺乏领导品牌的状态,而拥有雄厚国资背景的光明九斛堂品牌的介入,有望改变这样一个局面。从品牌角度,从全产业链布局角度,从产品质量角度,光明九斛堂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相信能给铁皮石斛行业带来新的气象。
“光明九斛堂的铁皮石斛拥有优质的品种、良好的自然环境、先进的管理体系、科学的规模化种植,这是生产高品质铁皮石斛的四个要素。未来只有高品质的铁皮石斛才可以与普通的铁皮石斛区分开来,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王长愉表示,而这个行业不少中小企业和“散户”,在技术、资金等环节的综合作用下,将渐渐被淘汰。
在铁皮石斛市场步入快车道、行业发展有待规范的大背景下,光明九斛堂的加入,无疑是光明集团发力布局大健康产业的强烈信号。光明集团国资背景所拥有的雄厚资金和科研力量、先进的技术支持、丰富的管理经验、覆盖全国的业务网络支持等优势,增加了与诸多石斛品牌在竞争中的制胜砝码。光明九斛堂在健康领域的未来发展引人无限遐想。
记者欧阳蕾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