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讯员 蒋晓丽 赵天予
怡东花园是塘桥地区最早的高档小区,房屋设计美观大方,小区绿意盎然,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居民活动室。随着小区老年居民越来越多,他们对活动室的需求相当强烈,时常有居民代表、社区老人来到居委会提意见:“我们希望和周边小区一样,在社区里设立活动室,大家可以来下下棋、看看书、唱唱歌,享受老年生活,这也是社区基本的居民文化服务。”
虽然居委会十多年来多方奔走,不断联系有关部门,但因为房源等历史遗留问题,居民活动室始终只是一个期盼。直到2012年小区成立业委会后,这一“老大难”才有了一丝转机。
“业委会成员同时也是小区居民,是通过民主方式选出来的,肩负着大家的信任,有义务竭尽所能为居民排忧解难,管好建好家园”,怡东花园业委会主任程英表示。业委会寻思,能否改变原先寻找现成房源的常规思路,而是盘活小区闲置资源,另辟蹊径为民造福呢?于是小区里一幢闲置已久的废弃设备房被定为改造目标。但没想到,位于设备房前后两幢楼的居民,在业委会征询意见时几乎全部投了反对意见,甚至联名写信向上级部门投诉。赵大姐是当时的反对者之一,“当时担心改建成活动室后,会有各种麻烦,比如噪音污染、人员嘈杂等问题”。
这一突发情况让业委会紧急改变了原工作计划,将重点放在听取、采纳居民的合理意见上。程英带领业委会成员与小区其他热心居民一起,对两幢居民楼的主要反对者进行多次家访,并召集业主共同召开了5次专题沟通会,逐渐让居民认可了改造项目。“是这些工作,让我逐渐接受了改造方案”,赵大姐说。通过沟通,她逐渐理解了社区居民的需求,也知道了十几年里社区为建造活动室付出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对方很真诚地采纳了我们提出的意见,让我感受到他们会对我们负责、对全体居民负责。”
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间近百平米的活动室中,居民可以进行舞蹈、合唱、打乒乓球等活动,同时活动室也承载了社区“文化会客厅”的功能。“文化会客厅”由街道与居民区共同打造,是实现文化设施共享、文化品牌共育、文化队伍共建的平台,将给居民区带去更加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当天仪式结束后,社区排舞队的阿姨们立刻走进活动室,打开音响,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虽然音响音量颇大,但是走出活动室却几乎听不到音乐声,赵大姐也不禁称赞:“当时业委会承诺会加装隔音设施、取消反光材料,并且改变大门朝向、调整活动室楼高,这些都切实做到了,我们很满意。”
可以说,群众自治包括居民自治、业主自治、行业自治、楼组自治与社会组织自治等多项内容,怡东啃下十多年的“硬骨头”,建造出各方满意的活动室,是塘桥群众自治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