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保障方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民主,要注重程序设计和技术规范,以此支撑制度规范,重塑制度权威。城乡社区的协商民主实践,涉及一系列过程和环节,例如选择什么样的讨论议题、选择哪些人参与协商、谁做主持人和如何主持等等。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心的程序设计和技术支撑。每一条改革举措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便于基层理解和落实。明确的操作规则可以提高协商民主的有效性。否则,会产生民众缺乏参与热情、协商过程无序、协商结果缺乏认同等后果。改进和完善城乡社区的协商民主,必须以程序和技术来保障制度实践,使协商民主运转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制度缺乏认同、支持,就会逐步丧失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持续性。只有通过实践将制度与民众连接起来,制度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够显现出来。
在发展结果方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民主,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社区协商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城乡社区协商,要让人民群众有深入的参与感,基层的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城乡社区协商,要让人民群众有权益的维护感,基层治理过程中刁难群众、为难群众、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多源于未能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对“当官做老爷”的观念习以为常。城乡社区协商“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主体得到惩戒、让人民享有改革成果。城乡社区协商,要让人民群众有政策的决定感。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积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群众有提议权、决定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陈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