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上海是座须臾离不开蔬菜的城市,尤其是这个城市在饮食文化上对绿叶菜的青睐,使得蔬菜业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农业中具有特殊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的一大主导产业,同时菜篮子工程也自然成了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小小菜篮子,牵动万人心。某种意义上,蔬菜生产供应的安全和稳定关乎整个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2015年上海蔬菜工作现场会,站在“十三五”的门槛前,将对上海蔬菜业作出怎样的谋划,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再“领先一步”?自然是媒体关注的热点题材。
始终处于全国都市农业示范先 ■一溪
行者地位的上海农业,其在确保蔬菜生产供应量足价稳上的保障体系建设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大型国际大都市50%蔬菜(90%绿叶菜)自给率的成果来之不易。
“十三五”,上海蔬菜将管得更科学、种得更省力、吃得更安全。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地产蔬菜的质量安全。”本市一家都市类媒体在第二天的报道中甚至过度解读“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在绿叶菜生产基地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拟用了《本市试点无化学农药蔬菜,力争2-3年内基本不用农药》,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公众对蔬菜安全的关注度。
上海在蔬菜全程机械化上的探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次又一次提出了2-3年内“在本市蔬菜生产核心基地的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目标,践行“服务全国,发展自己”的战略思想显而易见。
“把‘菜蓝子’牢牢地拎在自己手里”,对此,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多次反复强调。掌握蔬菜生产和供应的主动权,加快推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逐步实现地产蔬菜农药减半使用,确保质量安全。“十三五”,上海又一次站在当好都市农业示范先行者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