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在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上的重大创举,经过3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其生产、加工、认证、管理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已成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公共品牌。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急迫任务。
不久前在青岛举办的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品牌农业发展大会”上,加快我国品牌农业建设成为与会者一致的共识,在充分肯定我国品牌农业取得不俗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还不多,国际知名品牌更少,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作为我国农产品公共品牌的绿色食品品牌资源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整合,其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加快绿色食品市场培育和品牌建设无疑是整个中国品牌农业的重中之重。
农交会刚刚在青岛拉下帷幕,绿博会又在申城闪亮登场。作为国家级品牌农业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延续和绿色食品更为集中的一次集结,绿博会无疑会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实现新的跨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作为绿博会七次举办地的上海对努力构建都市现代农业“绿色”范本的目标和定位则更加充满自信。
“把农业打造成生动的都市品牌元素”,这是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上海都市农业自身定位的阐述。即以社会化和信息化服务为抓手,构建为城市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以绿色食品作为公共品牌的品牌农业体系。而正如本报今日刊发的《上海,努力构建都市农业“绿色”范本》一文中指出的,这一体系的建设动力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而是多重产业的叠加。对农民,它事关增收;对消费者,它事关食品安全;对社会,它事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