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绿野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年说马
  □陈志强

  早在公元前3500年间,人类就对马进行了驯化。马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亲密伙伴,驾车挽重,日行千里,骑乘跋涉,终日辛劳,任劳任怨。

  最早传递信息的也是马。在数千年前的甲骨文上,就发现有“马”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建立了掌管全国和国君车马的官职,到了汉代,又有“附马都尉”之职,专管国君的车马。后来,皇帝的女婿常做这个官,才逐渐演变成皇帝女婿的专称,这就是“附马”的由来。古人对马颇为敬重,其形象往往与赫赫武功、将军英雄相并论。据《说文解字》载:“马,怒也,武也。”怒有健壮、神骏之意;武有勇猛、刚健之说。

  马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被誉为世界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其陶马俑身高1.5米,长2米,配以兵俑和战车,呈秦时临战队形。其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或昂首嘶鸣,或欲奔欲驰,再现了秦始皇当年马出潼关、荡平六国、统一海内的威风。

  汉将李广斩大宛王,掳得汗血马,史书上称此种马谓天马之种。汗血马从前肩流出的汗色红如血,力能蹋石,日行千里。汉武帝刘彻极爱此马,为得更多的大宛国之良马而派兵征讨,将掳来的三千匹汗血宝马改名天马。甘肃武威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就是根据天马形象来进行艺术造型的。它一足踏飞燕,三足凌空奋蹄,给人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迅若闪电的想象。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墓前一匹身高1.88米的石马,历经二千年的风霜岁月,至今昂首怒目、鬃毛飞张,马足下还踏着一个匈奴兵,将墓主生前内镇藩乱、外击强胡的卓著武功作了艺术的定格。

  唐太宗也是一个爱马出名的皇帝。他生前钟爱六匹骏马,命画家阎立本照实物绘影图形一一画下,然后由石刻艺人镌刻成浮雕,拼装成石屏,立于他的坟墓——昭陵前面。这昭陵六骏至今尚在,它们苍劲有力,形神兼备,有的在箭雨中穿行,带伤奔驰。有的跨河奔突,再现当年恶战疆场之勇;有的徐步缓行,状如征战后的解乏安逸。这些实物足以使后人一瞻当年六骏的神韵和风采。

  如今,随着机械化生产力的提高,马的用途逐渐转向竞赛上。马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从图腾的崇拜,到百家姓中一姓,从组词到成语,从壁画、唐三彩和徐悲鸿的奔马,无不反映人类的智慧。

  马有250个品种。最大的龙驹身高2.16米,重1450公斤。1983年,科学家在四川西部安宁河谷发现了一种体高不足1米的矮马。据考证,这种马是古代早有传说,800年以前便有记载的“果下马”,是幸存至今的一个独特的古老品种。外国马的奇闻逸事也很多。在阿根廷有一种微型马叫“法拉贝略”,体长只有30厘米左右,重量不到10公斤。这种微型马是极为贵重的玩赏动物,成为英国、西班牙、比利时宫庭的收藏品。美国南北战争时出现过一匹世界上最凶恶强悍的马,死后的碑文极为有趣:“纪念战马玛姬,在它有生之年,曾踢过一位将军,三位上校,五位中校,六位少校,十位上尉,二十四位中尉,三十位少尉,四百三十五位士兵和一枚地雷。遗憾的是这枚地雷不肯原谅它。”碑文幽默,那么多人受踢而原谅它,足见它在战场上绝对英勇无畏,只是地雷没有灵性,把它炸死了。

  马善奔驰,不仅速度极快,赛马每分钟疾跑1100米,能追上火车,而且它还有惊人的持久力,一昼夜能跑500公里。马有惊人的嗅觉及记忆力,能从数百公里外回到阔别经年的老家,赢得“老马识途”的美誉。马对主人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力驮伤主,冲出包围,为人类谱写一曲曲凯歌。

  马还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乳肉和药物。马肉营养几乎与牛肉等同,属瘦肉型,是制高级薰香肉、火腿、碎肉的原料,在国际市场上畅销。马奶是营养丰富的饮料,能消渴、治糖尿病。至于日用品皮革、毛刷、梳子、刀柄、胶片等也可以从马身上得到。因此,全球性养马业日见回升。

  在我国,马一直是历史文化上最活跃的家畜,象征民族生命力,代表武力与威严。马又是奋进腾飞的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驷马难追,马已成为速度、腾飞、跃进的代名词,鼓舞着我们改革创新,奋勇前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娱乐现场
   第A03版:社区视点
   第A04版:影视艺林
   第A05版:天下旅游
   第A06版:绿野副刊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马年说马
寻找真正的“我”
七绝·咏梅
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与事
东方城乡报绿野副刊A06马年说马 2014-01-31 2 2014年01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