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推进落实《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市卫计委会同相关部门,已制订并出台8个配套措施,重点推出完善监管和投入机制、改革分配机制、建立评价机制、完善药品供应管理机制、完善协同服务机制等8个方面的措施。
市卫计委副主任瞿介明介绍,公立医院改革,政府需要增加投入,改变投入方式。转变后的政府投入方式,将依据医疗机构的服务数量、质量、效果、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以及医疗服务监管结果确定投入,建立政府购买机制。数据显示:2012年市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27%。
在改革分配机制方面,市医改办副主任、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许速表示,由于医疗机构存在门诊、急诊、抢救、住院、手术、公共卫生等各种类型的服务,因此在工作量统计时引入“标化工作量”,便于统计工作总量。许速解释说,新的分配机制将向一线、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的医护岗位倾斜,向服务质量好、市民满意度高的人员倾斜,“做好做坏、做多做少,肯定是不一样的,由此也提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