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
@粥少:生命大于一切,如果我们对此漠视,受到伤害的人或许会更多,我们在抱怨天灾时,天灾只会嘲笑我们的不作为。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暴雨之后是美丽的彩虹而不是我们群众悲泣的泪水。
@南京律师:“经加固、维修后”垮塌?黑色幽默?这桥都临时了20年,还是一座“临时桥”?
【编者观点】
盘江大桥为绵阳至江油公路主要桥梁,是一座有40多年历史的老桥。斗转星移,大桥当初的设计标准显然难以满足现在的通行要求,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可想而知的,早该光荣“退役”了。当地却出于新绵江公路施工的需要,于6月份对该桥进行维修后,重新投入使用。上月加固,下月垮塌,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盘江大桥的“旧病”有没有被彻底治好,有关部门和单位可以找出很多“靠得住”的理由,比如已对大桥加固进行测试,经过了严格的验收等等。
当然,我们也相信,对于大桥垮塌的原因,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能给出很多客观的解释,比如暴雨连绵,天灾不可抗拒;比如洪水太猛,大大超出大桥承受范围。当务之急,搜救与善后工作虽然是第一位的,但另一项工作也应引起重视,当地必须尽快成立事故调查组,组织专家对此次事故进行全面细致分析,最终得出符合实际的权威结论。尤其要查查大桥加固维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有监管不力失职渎职行为。这既是对公众的交代,对生命的珍惜,也是对事故不幸人员的尊重。
大桥本无语,人祸更可怕。如果对盘江大桥潜在的安全隐患考虑在前,预判在先,悲剧本可以避免。老桥毕竟“年事已高”,不堪重负,如果一定要让它超期服役,肆意透支“安全”,地球人都知道,垮塌事故发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