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上海纪念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获悉,“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揭牌,正式落户位于宝山的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河口类专业科技馆成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国尚属首个,它将成为上海市民和学生了解学习海洋的重要平台。
长江河口馆占地面积6084平方米,建筑面积7707平方米,共设计有五个展厅51个展项,是一座以长江河口历史演变为背景,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科普场馆,作为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因为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濒临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海洋氛围特别浓厚。自2011年10月开馆以来,先后举办过上海海洋论坛、2012年极地探索展等,深受上海广大青少年和市民欢迎,开馆以来,累计接待了17万人次,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市海洋局局长顾金山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是海洋大国,提高和强化海洋意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上海“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旨在面向上海社会公众、青年学生强化海洋意识教育、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现代海洋观念、推动海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此次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的建立,正是把增强市民海洋意识落到实处的重要体现。河口馆要以此次揭牌为契机,为社会市民学生提供更丰富海洋知识的参观学习平台,培养孩子对海洋动物的热爱与关注,推进社会主义海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馆长朱建华表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在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落户后,该馆将利用这一平台,结合宝山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凸显海洋特色,强化科普职能,进行项目改造,调整布展结构,增设“蛟龙号”等海洋内容,并在下一步工作中聘请海洋科普志愿者(专家)为科技馆海洋专题研究及活动开展进行更丰富的“内容延伸”与“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大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打造成中国领先、上海一流的重要海洋科普教育龙头和海洋特色场馆,将以“从长江口走向深海”为目标,不断积累在海洋科普、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环境及生态保护方面的新经验,探索新方法,进一步促进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