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嘉琛认为地方政府应有效防范古建筑被开发商“合法拆毁”的事件
“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的疏离和冷漠局面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由于社会转型,人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熟人社会,信任格局随之改变,同时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也加重了这种趋向。但这种对别人不管不顾、冷淡甚至提防的氛围是很可怕的,身处其中,失意者难以得到抚慰,成功者也难免孤独,个人的安全感、幸福感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包容、和谐的社会生态的形成。”
赵丽提出和谐社会需要“温情短信”
“生活中的隐性污染其实并不少,如电子产品放射性污染、化妆品重金属污染、海水水质富营养化、植被被破坏影响气候等,这些污染看不见、闻不着,甚至需要检测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但隐性污染可能比显性污染的危害更大。有关部门不应视而不见、被动作为,更不应等到形成‘舆论风暴’让自己下不了台后,才出手解决。”
张泽伟呼吁政府关注看不见的“隐性”污染
“要让民众了解、接受转基因,至少要把审批过程向民众公开,是什么公司生产的,是否经过了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验证,其他食用国家情况如何,审批过程一共进行了多长时间,等等,还公众知情权,把决策过程透明化、公开化,同时在转基因食品上市时做好标示,在这个基础上民众才愿意去做这样的决策:选择或者不选择转基因食品。你居高临下的一句评价结果安全,凭什么让‘无知’的公众相信啊!”
董碧辉认为农业部称“公众无知”很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