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总关情
——台湾环岛浅游记之二
在我最早知道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的同时,也知道了台湾有两个最好玩的地方,即日月潭和阿里山。
今天车到日月潭,已是下午四点。太阳光已淡,东风已凉,湖水已起微波。日月潭的水真清澈。挹起一捧日月潭的水,纯得不见一点点杂色;吮了一口日月潭的水,淡得尝不出任何一点味道。真水无味,正像陶渊明的诗,没有官场气,没有脂粉味,只有东篱菊的生气、南山月的精神。时间已不早,我们匆匆上了游艇。艇上只有一个穿着民族服装的中年男人,身体健壮,声如洪钟。迎我们上船的是他,吆喝着解缆绳的是他,握着方向盘并作着景点介绍的也是他。游艇环着湖岸缓缓前行。日月潭天然有两个图案组成。北半部形如圆圆的日轮,南半部貌似弯弯的月钩,四周翠山环绕,湖面两形合一体。原来“日月潭”这个美丽的名字典出于形。大凡美丽的景点,即使是一般般的景象,只要配上一个奇美或奇丑的名谓,它就会显得更好玩更神秘更令人神往。日月潭实在是个货真价实的名也美、景也美的好地方。这时,时近傍晚,太阳刚刚隐没在山背后,天上的云层渐渐厚重了,湖面上的水气亦烟般雾般地升腾起来,云气水气氤氲柔绕,水波涟涟。日月潭天生绝色,我站在艇首暗暗称奇。游艇如犁,犁起一层层雪白的浪花,撞击在甲板上,串成闪烁的银链,晶莹剔透,欢奔活跳。零零星星的水珠溅到我的手上、脸上,只感到清凉在身外,舒畅到心里。过不多久,湖岸上的群山、高楼、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没了空间、糊了色彩,成了一团团深褐色的玫瑰荡荡悠悠,荡荡悠悠。我的心也不由得荡漾起来。美丽的日月潭应该有优美的故事,那个健谈的艇主为什么没有介绍呢?就从“日月潭”的名谓来说,难道就只因为是“典出于形”吗?就从“意”上来理解:“日”,有后羿射日;“月”,有嫦娥奔月。后羿和嫦娥虽说年岁、性格、地位相差很大,但也是月下老人手中的鸳鸯簿里三百年前就钦定的姻缘。后羿成了英雄,获得了王母娘娘奖励的长生不死之药,结果被嫦娥偷吃了,飞到月亮里去了。长生药没了,爱妻跑了,后羿能安于命运的作弄吗?英雄是宁可不要江山也不会放弃美人的。他一定是上天入地找寻。他是那个时代最大的英雄,他上不了月亮谁上得去?结果倒好,嫦娥的宠物玉兔上去了,还有那个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姓口天“吴”的叫什么“刚”的,却跑到月亮里去了。悲剧呵,千古悲剧呵!楚霸王别姬也不过如此。很多人说,喜剧、大团圆,俗!悲剧,能传千古!其实,一定有误会,是历史的误传。“日”加“月”之“潭”,不是给英雄后羿、美女嫦娥安排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归宿,一个很圆满的结局了吗?中国人善良,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岂不是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意愿吗?有人会说,后羿和嫦娥都是神话里的人物,哪可当得了真!怎么?君不见,美猴王孙悟空何许人士?不是很多人都想把他往自己家乡地里拉,还千方百计想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求“经济利益”?我把后羿和嫦娥的故事编排到日月潭的“传说”中去,虽说也是九十步笑一百步,但细细推敲起来,倒还靠谱得多。想到这里,不由得顾自笑起来。等我们从湖心岛玄光寺下来,头上的云、周围的山、艇下的水已经连成一片,染成了一片浓重的泼墨山水画。转过岛来,远看船码头那边,已是灯火粲然。说来也有趣,在船将靠岸前,中年船主拿出十几条香烟,推销起“宋美龄香烟”来,他讲了那位女界最有名气的美人的故事和如何创制“宋美龄香烟”的经过。这些故事我们原先不知道,也算是多听了一个故事,可那烟却无人问津。上岸后,导游说,此烟货真价实,送亲戚朋友是不差的礼品,她还告诉大家,不到日月潭是买不到这种香烟的。弄得几位烟客埋怨起来,为什么不早说呢?我们还以为是假的呢!笑声四起,日月潭的湖水依然轻轻地拍打着码头上的石驳岸,在吟唱着她自己的歌:有一个传说,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我们进阿里山是第二天的中午,一上车就听到车里有人在哼着一首好听的歌:“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小伙壮如山------”柔柔的,甜甜的。想到就要跟想往已久的阿里山见面了,内心涌起一阵急迫的热情,而旅游车整整行驶了四个多小时才到阿里山山脚。然后换了小客车上了半山,草草吃了中饭,大家徒步上山顶。
刚才还是阳光灿烂,暖和洋洋;一走进原始大森林,便觉得冷风习习,阴气沉沉。林间的小路弯弯曲曲,两边都是参天大树,一色的红桧木,是十分珍贵的硬木。它的茂密的枝叶遮住了天日,一路几乎不见鸟类,也听不见鸟鸣。但路边不乏千年大树留下的干枯的树根,它们造型非常奇特,每每引人注目。在这里使我相信了:大自然是最有力量的,能化腐朽为神奇。你看,有一株被称为“三代木”的,其型是:地上“躺”着一长段树根,中间“坐”着一大截分腿的树干,粗壮挺拔的树干上又直“立”起一棵刚直健美的树顶,枝叶青翠茂盛。躺着的、坐着的、立着的,形象地象征了三代人,生生孕育,代代相继。整个造型形象逼真,庄谐成趣。谁见谁不击掌称奇!
上了山顶,情景就大不一样了。一株神木顶天立地,树高45米,气宇轩昂,直插云霄,与风云为伍,疑似擎天大柱;体围12.3米,须六七个彪形大汉拉起手来合围才抱住。妻子叫我站到树下拍照留念。我说,怎么拍呵?背景将是一大块褐色的树壁,前面站个小小的我,还穿着深色衣服,能拍出什么人样来?再看树标,树龄2300年,大树仍然虎虎有生气,大有王者风范。周围人越拥越多,只听见一片惊叹声。我退到了旅客稀少处,大千世界,顿时一览无余。只见万顷白云层层叠叠,从天边向大山涌来,滚滚滔滔,如钱塘江大潮,煞是好看。此番情景,只有在三十多年前,我在黄山天都峰上见过。现时的我,真有点神怡而忘情了,希望驶来一叶扁舟,我会扯起一挂白帆,乘千里风,破万里浪,从台湾的阿里山飞渡海峡,一夜到黄山。两山聚会,变天堑为通途,那是何等的人生快事呵!
转眼间,云层变薄,四周耸起了座座清亮碧绿的山峰。太阳虽然还在云背后,但碧绿的山峰已在闪光,白色的云层已渗漏出丝丝缕缕金黄色的光芒来。不多久,太阳终于露出了艳艳的笑脸,整个儿天空纯蓝如水晶,偶而有几朵祥云袅袅娜娜,从容如仙;天空下,整个儿山区瑞气缭绕,郁郁葱葱,可谓是“半途通佳气,中峰绕瑞烟”。上了最高处,才领略了“人间仙境”的风采。等我们下得山来,喝上一杯阿里山清香的“高山茶”,才悟出了为什么“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小伙壮如山”的道理了!心里禁不住喝起彩来,“美哉,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