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番茄夫妇”的援滇情怀

  □汤妙兴 记者 曹佳慧

  近日,从云南镇沅县帮扶基地传来消息,金山区技术支援的“哲优番茄”又喜获丰收,每亩增收二倍多,为今后大面积扩种积累经验。当地农民赞扬金山区援滇技术员王剑峰番茄种植技术高超的同时,对“幕后英雄”——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雪欢的援滇情怀感激不已,笑称他们是一对可敬可爱的“番茄夫妇”。

  学农出身的王剑峰毕业回到家乡金山漕泾后,便创办起合作社,主攻番茄和西瓜种植。与谢雪欢结婚后,夫唱妇随,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其培育的“哲优番茄”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金奖,合作社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后来王剑峰应聘进入镇农技中心工作,合作社的重担便落在谢雪欢肩上。

  2024年6月,王剑峰加入金山区第五批援滇农业技术专家团队来到镇沅县。夫妇俩连续开展送精品良种、送扶贫资金、送栽培技术等帮扶工作。合作社将培育的获奖品种,作为首批帮扶种子支援困难地区农民,一包包金灿灿的种子,给当地农民送去了希望;合作社挤出10万元资金支援镇沅县基地,使番茄苗顺利进入育苗期;在镇沅基地,王剑峰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推广温室大棚、山泉水滴灌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让首次试种的1万余株番茄获得成功。

  去年下半年,镇沅基地出现资金紧缺,王剑峰二话没说,出钱购买肥料、支付大棚租赁费和农民工工资,一连两三个月的工资没汇给家里,对此王剑峰很是过意不去。谢雪欢在了解情况后反而安慰道:“这些钱都用在正道上,云南这边还困难,我们尽量多支援一些,我支持你!”一席话,让王剑锋如释重负,心里热乎乎的。

  援滇期间,王剑峰和谢雪欢开设起“远程课堂”,无论是通过电话、微信还是视频,经常是一天联系两三次,每次都三句不离番茄,总有说不完的话。“远程课堂”不仅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更成为科技交流的场所。有一段时间发现番茄苗长势欠佳,俩人视频“会诊”后确定是病毒导致,当场议定植物防护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使番茄苗“转危为安”。今年初,一场强寒流袭来,气温骤降十几摄氏度,谢雪欢一边安排果农给大棚保温,给番茄苗穿上“保暖衣”,一边发视频告诉王剑峰早做准备,提前预防,避免了意外损失。

  再过三四个月,王剑峰将完成为期一年的帮扶任务。番茄试种成功后,引起了周围合作社和农户的浓厚兴趣,纷纷提出扩种番茄的意愿。近日,他已与谢雪欢商定,将“远程课堂”扩版,吸收种植农户参加,持续向他们传授栽培技术,解答农户遇到的困难。王剑峰还透露,在保持优先提供优良品种的同时,基地番茄一旦发生销售受阻,乐意牵线搭桥,通过南果北运将番茄销往上海市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动态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专题
   第08版:治理
沪琼合作,多个上海南繁甜瓜新优品种集中展示
“番茄夫妇”的援滇情怀
春分:从日夜均分到天人平衡
东方城乡报关注02“番茄夫妇”的援滇情怀 2025-03-20 2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