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晴晓
村史馆里,移动的思政课正火热开讲;乡创园中,奋楫向前的振兴故事正对话青年;学习会上,有梗有料有道理的“三农”工作者用实践教育引导团员青年……
日前,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统计局、市农业农村委等市级机关团组织负责人和团员青年代表,市委宣传部机关团委结对高校等单位团组织共同开展的“乡村振兴·青年说”暨第六期新时代新青年专题理论联组学习会,在奉贤区青村镇举行。
“欢迎大家来到青村镇吴房村,这家‘雨木花园’建筑外部风貌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店内以咖啡、绿植及周边产品的售卖为主,还会定期举办与自然美学相关的亲子研学活动及派对沙龙。”“这是我们的黄桃汽水。”学习会前,青年团员们实地参观了吴房村和李窑村,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青年们进一步了解了青村镇的发展历程。
像青村镇吴房村这样的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如何创建的?截至目前,上海创建了多少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多少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学习会上,市农业农村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璐璐以《上海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为题,从“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新部署”“上海落实的新举措”“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分享了上海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举措和成果,为与会青年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微团课。
“答好驻村之问·赶考乡村振兴”“白袍红心”“返家·返村·返校”“汇聚青春之力·逐梦乡村振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本次“乡村振兴·青年说”邀请了来自机关团组织、高校团组织的7名青年代表,结合工作实践从农村创新创业、驻村工作、送医下乡等方面,以微宣讲的方式进行了交流分享。
“经过今天这次特别的学习会,对于国际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作为青年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更加关心如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服务人民,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赋能,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培养更多懂乡村、会经营、为乡村的青年人才,未来能够留在农村、建设农村是一件长期持续的事情,也是一件对国家乡村振兴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学习会上,市委宣传部机关团委和奉贤区青村镇团委签署结对共建协议,旨在打好“聚才、育才、用才”组合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大中学校是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根据团市委关于市级机关团组织与高等院校团组织结对共建的相关要求,今年市委宣传部机关团委将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团委、上海戏剧学院团委、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团委结对共建。为进一步推动结对共建走深走实,形成推动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会上,市委宣传部下属团支部与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下属团支部签署结对共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