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佳慧
“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
一首90年代的啤酒广告歌,不知在“80后”“90后”的回忆里唱了多少年。
而在金山人的记忆里,关于啤酒的一切回忆,都来自金山的本土品牌——东海啤酒。
1976年,金山区张堰镇建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县办啤酒厂,金山的啤酒发展开启新的历程。到了1989年,东海啤酒厂的纳税额已经达到了800万,是当时整个市郊集体企业纳税的第一名。
可惜的是,曾经的辉煌却无法改写被关停的命运。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东海啤酒厂在发展40年后,被央企并购后关停。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终止。2016年,“望秦精酿”啤酒品牌正式成立,创始人孙玉林传承了东海啤酒厂的技术和父辈奋斗一生的情怀,续写东海啤酒的故事。
不是复刻,是重塑
1977年7月1日,东海啤酒厂为建党节献上了第一瓶东海啤酒,彼时,孙玉林的父亲25岁。从建厂到关停的40年里,孙玉林一直都是啤酒厂的工作骨干之一。这40年间,东海啤酒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也是不少“上海爸爸”们的挚爱。
啤酒厂的关停,酿酒人、喝酒人都倍感可惜。和东海啤酒共同成长的孙玉林,也同样感到不舍。“我父亲做了一辈子啤酒,做了一辈子实验,他的想法很简单——靠产品说话。”一代酿酒人的啤酒情怀深深感染着孙玉林。
2016年,孙玉林抓住了精酿啤酒的发展风口,成立了“望秦精酿”品牌。在东海老技术员的全程指导下,望秦复刻了曾经的“东海12度啤酒”,从配方到工艺尽可能地做了真实还原,那一口记忆深处的味道,以“东海湾拉格”的新名称得以延续流传。
东海啤酒可以说是望秦精酿的前身,但望秦不是东海的复刻版。望秦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了传承与发扬本土啤酒的责任。“传统啤酒市场已经饱和,消费升级的时代已经到来,中产阶级在崛起,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化、高品质的产品。”孙玉林说,望秦的目标不再是做大众化的工业啤酒,而是更为小众独特的精酿啤酒。
精酿的灵魂
“啤酒的酿造是自由的、随性的,所以啤酒的口味口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说是酸甜苦辣咸都有。”而精酿啤酒的灵魂,就在于对本地食材的运用和尝试。秉承着“万物皆可酿”的原则,品牌成立后,孙玉林便致力于挖掘本土的故事和文化,四处探寻本土的特色农产品,结合东海的酿酒工艺,沉下心来打磨每一款产品。
名为“酡妍”的蟠桃小麦啤酒,就是“望秦精酿”本土化的成功尝试。孙玉林选用金山吕巷的皇母蟠桃,搭配小麦和啤酒花,酿成一款季节限定的佳酿。入口是纯自然发酵产生的蟠桃香气,混合着花香柔和而优雅,回味里还有一丝金山蟠桃独有的鲜甜,宛如冰镇果汁般舒爽。
今年推出的“金山在手”套装,则是在包装上用尽了心思。篆书的山阳、隶书的石化……经过金山书法家的演绎,12首古诗词把金山的历史底蕴一一展示,搭配柑黄、椒房红、梅子青、杨妃粉等中国传统色,将金山本土文化和传统之美发挥到极致。
除了金山蟠桃,望秦还以浙江胡柚、墨江紫米、杭州湾海盐等特色产品入酒,酿成了多款风味独特的精酿啤酒。
用最“土”的农产品,做最时髦的啤酒。望秦精酿在为消费者带来丰富口感的同时,也让本土农产品和文化随着酒香越飘越远。
等待时间的馈赠
40年的辉煌蒙上灰尘,或许,时间真的会带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时间也会带来令人意外的馈赠。
啤酒的酿造就是一个等待时间馈赠的过程。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自主建立的县办啤酒厂,东海啤酒足以令每一位金山人骄傲。望秦精酿发展至今,也已经小有成就。
在英国国际啤酒大奖赛、德国欧洲啤酒之星大赛、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啤酒挑战赛、澳大利亚国际啤酒大奖赛、日本国际啤酒大赛等国际赛事上,望秦精酿的多款产品脱颖而出,累计获得了三四十枚奖牌。每一次的认可,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把中国的味道和故事带上国际舞台,孙玉林倍感骄傲:“中国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精酿品牌。”
不论是东海还是望秦,好好做产品是唯一的准则。因为种种原因,望秦近几年的发展并不快,但孙玉林并不想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迎合大众口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质和品牌的内涵,不断地去创新、研发新产品,这才是我认为的品牌的恒久生命力。”
但这也意味着,眼前很多的付出是看不见的。
孙玉林不急,望秦也不急,耐心等待时间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