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标
浦东惠南镇远东村王银标的家,犹如一座艺术馆,耸立于乡村田野之上,处处迸发着艺术气息。
王银标六十开外,是个爱艺术的人。远东村于2021年成功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村里推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过程中,他主动融入,以自己的文艺特长打造出一个别致的“农民文化庭院”,为村里的文化建设增光添彩。走近他家东房的屋檐,有一块鎏金牌匾写着“草庐居”三个字。王银标介绍说:“这块匾是我友人所题,正合我意,我是农民,我的绘画创作就要紧接地气,立足本土,多挖掘乡土之事、乡村振兴之事。从而来描绘好家乡,宣传好家乡,为家乡做好事。”
走进屋内,只见所置家具古意盎然,墙上挂满了乡野风光油画,让人目不暇接;绕向后院,因地造景,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见物即是景,匠心独具,灵气十足;一条“小夹弄”内,布满了相关艺术的文字和图片,吸引着来人的眼球。跨进主楼的门槛,自然也离不开“画”的展示,配衬物件也大有“室雅兰馨”之感,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王银标曾在原黄路供销社工作,在当时生产大队开过店,当过大队团支部书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参加了黄路沪剧团,后进南汇文化馆俱乐部设计机构,师从南汇知名画家瞿谷寒先生学艺,有了不小的收获。因是农民出身,王银标的绘画创作有着自己的特色,他立足本土,题材大都来源于乡土风情及民间习俗,作品《下糊》是反映农民经纱织布的事,传统又极有乡土味,在参加一次全国农民画展后,荣获国家收藏奖。之后他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创作了《养猪致富乐事多》、《打被絮》、《扬谷》、《江南水乡我的家》、《人寿年年》、《稻谷香》等等的乡土题材作品,均参加了全国农民画展,获奖连连。
在打造“农民文化庭院”中,王银标不惜自己家用空间,对老屋进行改造,并在房屋的造型设计、视觉艺术,功能室布置上均动足了心思,从2021年起,投资几十万元,改造了原有的“三开间两披檐”的老屋,还打造了一个60多平方米的“猪棚间”,支撑起在远东村独一无二的“农民文化庭院”,其外观造型独特,江南民居气息与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室内设绘画工作室、作品展示室、美术辅导室,免费吸引了20多位老少书画爱好者前来参与培训。王银标还乐于公益,今年春天,他兴致勃勃地带领一批学生到惠南地铁东站作美术辅导写生,记录沪郊大地美丽的乡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