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毓
春光明媚的三月,正是江南最美的季节。走进临安太湖源小镇指南村,正是雨霁风光,春分节气,因气温骤降,有点冷飕飕,眼前一个孤静的河塘一下聚焦众人眼光,这一片占地十五亩被称作“天池”的河水,平静得无一丝波涟,清亮如镜,河边几棵细长垂挂的青柳,一丝丝如三月里淅淅沥沥的小雨轻抚河面。远方的山峦连绵起伏,不高不陡,在朦朦胧胧的烟雾缭绕中,隐隐约约,山前坡间点缀的民居,白墙黛瓦,错落别致,真是“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迎着习习春风,深吸一口山里空气,一股清甜直透心底,据说这里的负氧离子达每立方米十五万个,是天然氧吧。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村落还是那个古村落,但不一样的格局,因围绕天池而居被誉为“指南的天空之镜”,宛如一幅江南写意水墨,别样的景致别样的美,让人沉迷。
我们就落脚在天池边的“天池人家”,指南村海拔600米,有二百多户原住民,近年来有半数以上都开设了农家乐和民宿,成为村里农旅产业的最大支柱,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中午小憩后,我们就去游览这千年古村,天池左旁有个小亭子,亭前有方大石头,上面用大红草体写着“天池”,这是许多游客打卡的必行之地。走向右前方,我们看到了山角下层层盘桓的梯田,虽不够壮观,但在我们面前呈现出的天然农耕的田园风貌,令人神清气爽,梯田上植种的油菜,因前一阵的寒冷,油菜花还不成气候,仅开出星星点点的金色花蕾,但仍令我喜出望外,奔走雀跃。
田头有头艺术雕制的耕牛,非常逼真,几可以假乱真,三个年轻小哥吹着长箫在录摄抖音视频,我趁机向他们借了支长箫佯装吹箫在耕牛边拗造型,不禁想起了一首老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喔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此情此景不就是歌里唱的吗,真是美醉了。
穿行古村,登上古戏台,走进豆腐坊,竹匾里的油豆腐、油面筋,架子上的乳腐都让人垂涎。指南史村馆,文化馆里面的图片相片,陈列实物等,让我了解了古村历史大事件。看到村民忙着打糕,做糍粑,做清明青团的情景——纯朴的乡情乡貌都让我们兴致浓浓。最可圈可赞的是,我走山路鞋子脱胶了,养蜂老伯热情地为我粘补好鞋子。
翌日,意犹未尽的我们又朝屋后山坡顶上走去,拾级而上,顺坡而行,一口古井,咕嘟咕嘟直向上冒着水流,用手撩起一撮水,清清凉凉,井后的亭子里一张方桌,几条长凳,游客可围井烹茶品茗休憩。周边大片古树林,参天古树一棵挨一棵,最年长一棵枫香,有七百多年树龄。指南村千年古树三百多棵,最多是枫香、银杏、枊杉、麻栗、铁木、檀树等稀有树种,秋天是指南村看红枫最佳时令。坡顶的几家农户都把自家装饰得漂亮别致作民宿,我们一家家探访、了解、比较,待日后再来造访可甄选。探察了古姓、古井、古庙、古墓、古树、古祠,古宅“七古”文化后,我们又在坡顶看到了油菜花梯田,菜花开得沸沸扬扬,一片橙黄,我们阵阵惊喜,终没错过一场欣赏指南油菜花的金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