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绿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见蚕豆花

  □俞富章

  春分清明,莺飞草长,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好时节。

  那天,朋友相约,去乡下观赏油菜花。

  这些年,观赏油菜花成为城里人春天里的一种时尚;乘着春光明媚,春风拂面,城里人纷纷走出家门,来到乡村,走进了金灿灿的菜花地;更有一些人甚至长途跋涉,远行江西、云南、贵州观赏山区梯田上层层叠叠的油菜花,一饱眼福。

  我们几个只是就近找了一片油菜花。对于我这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人来说,看油菜花并没有多少好奇与兴奋,我只是来重温旧梦的。走在种满油菜的田野里,看着金碧辉煌般的油菜花,心里泛起了童年趣事:春雨绵绵的时节,这油菜田里纵横交错的小沟里会流淌着水,而水里有着成群结队逆流而行的鲫鱼;还是孩子的我们,会冒着细雨走进油菜田,从水沟里捉鱼;这鱼就是著名的“菜花鲫鱼”,捉回家烧一锅雪菜鲫鱼,那可是美了一家人的口味呢!

  蓦然间,我看到,就在我脚下踩着的小田岸边,一排蚕豆默默地站立在一侧,在密密的豆叶之间,蚕豆花也已经盛开了。正是在看到蚕豆花的那一瞬,我的心被激活了;我对蚕豆花肃然起敬。

  在我小时候,蚕豆总是被栽种在沟边,路边,河边,田边等边边角角的地方。那些成形成块的空地,大多种着别的庄稼。小时候,每到11月间,总会看到母亲一手拿着一把菜刀,一手拿着装着蚕豆种子的篮子,或到屋前小河边,或到屋后的竹园边,或去老祖宗的坟头,或在田头的阡陌上,弓着腰,一边用菜刀插进泥土里,豁开一道口子,一边再将三四粒蚕豆种丢入口子,最后再用菜刀轻轻将口子拍合起来——这就是我母亲种蚕豆的样子了,这个样子直到今天依然记忆犹新。

  当年上海郊区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是把蚕豆种在这种边边角角的地方,乡下人叫“十边地”。不知道这样种蚕豆的“惯例”是如何形成的,反正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蚕豆就应该种在这些地方似的。虽然农村就是土地多,土地也没有城里“寸土寸金”那么昂贵,但农民从来不会浪费每一寸土地的。他们总是选择“十边地”种蚕豆。而蚕豆仿佛也就是认这个“命”,随遇而安的生长在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多少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蚕豆的地位仿佛没有多少改变,它们依然栽种在我儿时记忆中的地方。

  无论蚕豆们被种在哪里,它们始终不挑不拣,不声不响,默默地生长,该发芽时发芽,该抽枝时抽枝,该含苞时含苞,该开花时开花……我母亲曾对我说过:“蚕豆最好种,最易活,也最不负人,只要种下去,就能有收获”。蚕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它们自从种入土地后,人们就再也不用去操心,甚至连浇水施肥除草灭虫等等都可以省却,蚕豆们会长出人们期待的模样。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城里的人们都来到田头,满怀激情地去欣赏金灿灿的油菜花;却很少有人会留意就在这大片油菜田的阡陌之边,还有正开着的蚕豆花。

  蚕豆花照例被冷落了。

  然而,蚕豆花们依然不声不响,且不忿不怼,它们静静的开花,悄悄地目送着每一位从眼前经过的游人。蚕豆花没有成为游客的风景,游客倒成了蚕豆花们眼里的风景,那是送上门来的风景!

  蚕豆花虽然色彩不像油菜花那样鲜艳,也不招人喜欢,但它们从来不攀比,不计较,无怨无悔;它们低调,不张扬,也不浪漫,只会安安静静地结着自己的果,并用自己的成果证明,它们一生的价值一样是无可替代的!实际上,蚕豆花结出的果实,最小的一粒,比任何一粒油菜籽要大上好几倍呢!

  蚕豆花是先长叶后开花的,而且还在叶的下面。它好像有点羞答答的样子,总是隐蔽在豆叶之间。蚕豆花的形状如蝴蝶一般,但是它不像蝴蝶兰那样展翅飞翔的,它只是紧紧地静静的拥抱着蚕豆枝。蚕豆花的色彩大多数只是黑白相间,尤其是那个黑点,恰好在花的中间,所以有人称它是“黑心花”,我很不喜欢这样的称呼,它的“心”表面看起来虽然是黑的,但是绝对不会是“黑良心”;在我看来,这个黑点更像是眼睛的“瞳仁”。我总是把蚕豆花叫眼睛花。瞧这一只只的大眼睛,是那么炯炯有神,脉脉含情。这大眼睛,不仅黑白分明,而且闪烁着宁静、闪烁着追求、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区域
   第04版:视觉
   第05版:阡陌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宠物
又见蚕豆花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望江南
为低调作家喝彩
东方城乡报绿野06又见蚕豆花 2023-03-31 2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