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俊雄
“上海橘王”深耕金山 甜蜜事业矢志不渝

  【提要】

  2012年,50岁的徐俊雄弃商从农,成立了上海锦雄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出全上海最好吃的橘子”,是他十年前立下的目标。十年来,奋斗的过程有苦也有甜,他乐在其中,矢志不渝……

  □方志权

  “种植出全上海最好吃的橘子”,这是上海橘王徐俊雄十年前立下的目标。

  隆冬时节,我们在金山区金山卫镇横召村的现代化设施大棚里遇见了正在忙碌的老徐。老徐六十开外,皮肤黝黑,戴着眼镜,是个知识型农民。这是老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老徐告诉我们,2012年,他50岁,弃商从农,成立了上海锦雄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发金山蜜橘,拓展金色产业。”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有苦也有甜,他始终如一,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甜蜜的事业

  1963年,徐俊雄出生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母亲是一位老师,父亲在政府单位上班。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却从未做过农活。

  2002年,徐俊雄来到了上海,在松江区与朋友合伙买下一个五金市场,光做股东年收入就有100多万元,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2010年,徐俊雄和太太一起在日本旅游时,在超市看到了一种橘子,折合人民币54元一个。

  什么橘子能卖这么贵?老徐说,“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于是就买了几个柑橘尝尝,柑橘入口,瞬间就把我‘俘虏’了,我仔细查看了包装袋,发现这种橘子叫‘爱媛28’。”

  回国以后,“爱媛28”令徐俊雄念念不忘,他认为,如此高端的水果在上海这座大都市一定有广阔市场。他打听到浙江象山种植了该品种,名叫红美人,售价30元一斤。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上海金山与浙江象山都是临海型,土壤、pH值、酸碱度均相似,这让他信心十足。

  在柑橘的大类中,他通过几番寻觅,最终瞄准了以“红美人”为首的几个新品种,准备通过试种,筛选出种植管理上、市场反馈上优势最强的品种。

  老徐坦言,刚开始曲折很多,当时的农业部门领导并不支持他搞橘子种植,理由是橘子在上海郊区算不上是有竞争力的品种,而且崇明的柑橘种植面积已经相当大了,经济效益却不高。

  后来,老徐用实际行动消除了这个顾虑。十年来,老徐的园艺场一年比一年红火。我们在采风时,老徐的手机就响个不停,打来的都是要订购“红美人”的老客户。老徐告诉我们,今年合作社130亩“红美人”投产面积100亩,平均亩产1000公斤,销售均价每公斤40元,销售额400多万元。目前为止,合作社已先后引进了“红美人”“甘平”“春香”“明日见”“黄美人”“阳光一号”等10多个品种。其中,锦雄合作社的“红美人”“卫美人”已具有一定知名度,成为上海“红美人”栽种最具影响力的基地之一。他指着身边那一排排现代化设施大棚,意气风发、底气十足。

  “这个200亩的果园,我们自己投了1000多万元,再加上政府支持,总投资差不多有2400万元。目前,已建了160亩现代化设施大棚,包括水肥一体化都做好了。做农业虽苦,但我还是喜欢做农业。”老徐说他要将这项甜蜜的事业长长久久地干下去。

  有志者事竞成

  投资农业确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选对品种后,老徐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老徐坦言,与其他水果品种相比,“红美人”的种植难度相当高。其中,第一大特点就是不耐低温。2016年1月,金山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严寒,最低温度甚至达到零下11℃。而当时,他的基地还没有搭建大棚,“红美人”抗不过去是必然的。如今,在他的基地里,“红美人”果树都生长在了大棚里,基本不受严寒天气影响。

  “红美人”的另一特点是易衰退。果树容易生病死掉,老徐说红美人十分娇气,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肥料也是如此。因此,他专门投资了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系统,实行精细化的施肥和浇灌。

  “红美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怕雨涝灾害。2021年夏天,受台风“烟花”影响,基地“红美人”大树死亡40%,减产近50%。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老徐和他的家人丝毫不服输,并没有就此“躺平”,而是选择从头来过,修堤坝、挖死树、育新苗,引进新品种,增加新设施……讲到动情处,老徐眼中含着泪花,但眼神始终那么坚定,令人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

  老徐热情地让我们品尝“红美人”,与普通橘子相比,这款“爱马仕”橘子果皮极薄,果肉上囊衣如糯米纸,其口感类似果冻,入口细嫩无渣。酸甜可口的味道以及丰富的汁水,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老徐告诉我们,他种植的“红美人”之所以风味上乘,关键在于擅长在绿色生态上做文章。早在2017年,基地就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他在基地使用天敌、杀虫灯、性诱剂等生物和物理防治,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使产品更加安全优质。

  他的第一个秘诀是“重施有机肥”。每年每亩土地要施5吨有机肥,而且是以腐熟牛粪为主的有机肥。这样,土壤有机质中的微量元素便丰富了“红美人”的口感,橘子的风味更好了。

  第二个秘诀是“生草栽培”。在果树下种上草头,让其自然枯烂在土壤里,变成肥料,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有利于果园保温保湿和蚯蚓的生长,而蚯蚓肥又成了不花钱的上好有机肥。因此,老徐家的果树下土壤里野生蚯蚓要比别处多得多,揭开草皮就能看见一条条的蚯蚓。

  第三个秘诀是“整枝修剪”。老徐摸索出一整套既有利于长树又利于结果的独特修剪方法,及时做好吊枝疏果,提升柑橘树势,让数量服从于质量。

  第四个秘诀是“巧过飞鸟关”。老徐笑着说鸟儿们都知道他家的橘子又香又甜,都成群结队地过来叼啄橘子。他在大棚内花了6万多元全面架设了防鸟网,这才有效减少了鸟类的危害。

  老徐告诉我们,上海地区传统方式种植柑橘挂树采摘期只有3至4个月,未来的日子里,他将通过优良品种引选,多品种搭配,改进栽培模式,延长柑橘成熟采摘期,实现一年中有8个月都可采摘。同时,继续开展优良柑橘绿色生态化研究,进一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品种。老徐表示,眼下正是晚熟品种“甘平”的上市高峰,“甘平”果型好、汁水多、甜度高,品质丝毫不输“红美人”。

  瞧这一家子

  老徐告诉我们,眼下太太、亲家公均在基地帮忙。特别是其贤内助会常常发朋友圈搞营销,忙得不亦乐乎。27岁的二儿子也在2018年放弃服装店生意,子承父业,来到基地扎扎实实地学习种植技术。学习工商管理的儿媳妇,放弃了外文教师的优厚待遇,从浙江缙云来到上海金山,搞起了直播带货,使果园的销售更加多元化。更让老徐引以为豪的是他家的三儿子考上了农林学院,属于专业对口,将成为未来一家子中最有力的“生力军”。

  有了家人的支持,老徐干劲更加十足。除了硬件投入更新外,他更注重品种的更新迭代。

  “种植出全上海最好吃的橘子”,老徐已实现了十年前给自己定的目标。他表示,到2025年,合作社200亩柑橘年产量预计可达30万公斤,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真是大有可为。说完,精神饱满的老徐又要到基地里面从头到尾巡查一遍,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

  夕阳照在老徐的身上,他的背影,真是美极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宠物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写作
“上海橘王”深耕金山 甜蜜事业矢志不渝
东方城乡报专题07“上海橘王”深耕金山 甜蜜事业矢志不渝 2023-01-13 2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