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咬打斗是狗狗猫猫的天性,比如在未驯化的野生环境下抢夺食物、遇到不明物体和潜在威胁时的攻击反应等。在居家温馨的环境中,同时经过宠物主人的不断训化,狗狗猫猫的这种天性已经逐渐减弱,大多数宠物狗猫对人变得亲近了。但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狗猫在感到一些惊恐,或受到刺激时,这个天性也会表现出来,表现咬伤人,有时也伤到宠物主人。所以日常生活中,在和宠物接触中要掌握预防狗狗猫猫伤人行为的方法,从而保护人的安全。
一、培养狗狗猫猫良好的行为
幼犬幼猫3至6月龄更换乳齿,这个阶段经常会喜欢啃咬硬的东西,会不小心咬到人,主人要有意识地纠正狗狗猫猫的这一行为。有些狗狗因为主人没有留意纠正,成年后养成了咬人的坏习惯。主人需要判断家里狗狗猫猫的个性性格,是温驯型还是活跃型的,对后一种性格的狗狗猫猫,应该着重在日常生活中训教。可以在狗狗幼年时,经常带狗狗出去遛遛,让狗狗多接触熟悉一些人和物,养成对人友好的习惯。狗狗可能对没有见过的人或物会表现出容易攻击的本能,所以多带狗狗“见见世面”是预防狗狗伤人的好方法。
二、狗狗猫猫也有一些“禁区”
狗狗猫猫喜欢接受熟悉的人抚摸自己的头、颈、背等部位,但对陌生人会产生警惕性,所以当我们看到猫猫狗狗,不要随意去触摸他们。如果是邻居家的狗狗猫猫,已经很熟了,开始也要逐步尝试地去触摸他们,慢慢消除他们的警惕性。部分狗狗猫猫不喜欢触摸他们的臀部、尾部、脚部等部位,最好不要轻易做这样的尝试。大多数狗狗猫猫对自己的玩具、食品、领地等均具有强烈的占有欲,不允许他人触摸或拿走,如果有人到狗狗猫猫的食盆里碰它的食物,很可能被他们攻击。母犬母猫在分娩和哺乳期,尽量不要惊扰她,也不要随意触摸幼犬幼猫,防止狗妈妈猫妈妈生气。甚至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你触摸了幼崽,改变了他们身上的气味,狗妈妈猫妈妈无法辨识,就遗弃了他们。
三、日常多关爱狗狗猫猫
紧张害怕、胆小的狗狗猫猫更容易出现攻击人的情况。像鸣放烟花爆竹、发生电闪雷鸣,突然出现的大狗等突发情况 ,胆小的狗狗猫猫会受到惊吓,为了保护自己,可能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主人带狗散步的时候,如果遇到别人家的狗,建议尽量用绳子约束自己的狗狗。如果对方的狗狗是攻击性的性格,那您就需要考虑尽快脱离现场,离开对方的领地范围。还有一些狗狗猫猫,如果局部疼痛,比如腰椎损伤、或脚部受伤,如果主人不小心碰到这些部位,狗狗猫猫可能就会咬人。猫猫比较敏感,如果家里来客人,他会紧张害怕,主人要给猫猫一个躲藏的环境,不然猫猫可能要抓狂了。
四、学习狗狗猫猫的一些肢体语言
日常中发现狗狗耳朵直立、身体绷紧、耳朵指向前方,或头部和肩部的肌肉紧绷并且尾巴高高竖起的时候,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狗狗很有可能下一秒就会发起进攻。如果我们察觉到猫咪发出打架时那种“哇呜”的挑衅声音,或者表现出全身毛发树立的情形,这说明猫咪处于极度紧张、害怕的状态,这时我们去触碰他们,会随时抓咬伤我们。
爱宠也要保护我们自己,多多了解自己宠物的性格脾气,同时养成文明养宠行为,防止狗狗猫猫伤到自己和别人。
执笔:朱晓英、龚国华、赵洪进
插画:袁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