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农村“头雁”培训突出学习需求,注重“理论+实用”;突出模式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突出学以致用,兼顾“巧干+活用”,做到提升理论素养与提高实践能力相结合、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管长远与管当前相结合,才能真正解惑、管用、有干货。
□石路
报载,连日来,广东云浮市郁南县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头雁”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凝聚力,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全覆盖脱产培训。培训班为期6天,来自全县15个乡镇党建副书记、组织委员,200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近300名学员参加“充电”。培训突出学习需求,注重“理论+实用”;突出模式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突出学以致用,兼顾“巧干+活用”,做到提升理论素养与提高实践能力相结合、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管长远与管当前相结合,真正解惑、管用、有干货。
广东云浮市郁南县此次组织农村“头雁”集体“蓄能”,笔者以为至少表现在“三个有利于”,切实推动了农村基层“一把手工程”落地见效。
一是有利于解决“头雁”素质能力不均问题。现下,农村基层干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选拔与使用,特别是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进一步扩大范围挑选人才后,“强人”“能人”“巧人”不断涌现。他们不但政治思想素质过硬,而且干事创业方法多样,能力卓群,为农村进步与发展开出了一张张“良方”。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实际原因,一部分村(社区)领导班子仍处于新老交替之中,年龄、文化、学识、经历、眼界、思路不同,由此带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能力也参差不齐,表现出来的结果也大不同。进一步加强学习,而且是集体“蓄能”来提高素质,为“当家人”赋能,是改变当前一些“头雁”中存在思想消极、进取不足、办法不多等不利现状的主要途径。郁南县的做法,这是从根本上强化“头雁”队伍建设,让“有些人”能静心地“坐下来”好好学习,好好反思,对照党的要求、组织期盼,寻找自身差距在哪里?对照群众希冀和村(社区)发展目标,薄弱环节又在哪些方面?只有这样去“想问题”“找出路”,才能更好地剖析思想根源,明晰前行路径,落实有效举措,打开工作新局面。
二是有利于搭建“同质化”下的借鉴交流平台。15个乡镇、200个村(社区)、近300名学员一起“线上线下”学习、探讨与交流,这无疑为打开各自工作新思路提供新境界、新方法。“同在一个乡”“同饮一江水”,为何人家发展就这么快?为何他人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缘由在哪?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认识与务实交流,使绝大多数学员感到“蓄能”的重要性,也使一些人发出由于平时学习不够造成“思路枯竭”甚至只能“怨天怨地”“仰天长叹”的感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身处新时代发展新征程上,许多基层干部都有一种“本领恐慌”之感,这是常态,也是必须通过不断持续学习,不断开拓实践,才能去打破束缚我们进取路上的“瓶颈”,去填平致富发展途中的“沟坎”,昂扬阔步,迈出坚定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新目标,这是对我们各级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广阔,涉及人口众多,农村“头雁”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务必要加强学习自觉性,务必要团结一致向前看,从借鉴中学习提高,在交流中“增智”“拓路”。这是学习目的,也是推动农村繁荣进步之要义。
三是有利于切实增强做实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农村“领头雁”是乡村工作的主心骨,也是带领百姓群众共同发展前行的“掌舵人”。老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乡村发展得咋样?群众生活过得如何?这无不与“头雁”有关、无不与我们党员干部有关。许多实践证明,一个有能力、有情怀、有抱负的“头雁”往往就能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能改变原先落后陈旧的面貌。所以,为“头雁”集体“蓄能”,就是一座思想、工作和生活“加油站”,就是全力攻坚克难增加动能的“新引擎”。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使人心明眼亮,学习更能使人瞭望远方。经过集中学习,该县“头雁”们普遍感到很有收获,既增长本领,又增强工作信心。当然,集中学习是一时,我们自身要处处、时时、事事都不能忘记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融学习于解决问题之中,就像郁南县此次组织“头雁”队伍集体“蓄能”中所做的那样,管长远与管当前相结合,切实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开新花、拓新姿、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