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易
近年来,本市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粮食提质增效为目标,组织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以示范方为抓手,集成示范推广一批集优质品种、绿色栽培、全程机械化、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为一体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培育一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和“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稻米质量和种粮效益。
为切实抓好全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8月25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水稻栽培、育种、植保、农机、种子、土肥等相关领域专家,分三组赴各区和市有关单位对遴选的23个示范基地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优秀示范点中期检查评比活动。
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点合计226个,示范面积30.4万亩;辐射带动整建制镇、村42个,面积28.1万;建立小面积攻关点24个。
检查组听取了各区及相关单位对总体创建情况的汇报,并从田容田貌、创建标牌、茬口模式、品种结构及技术模式应用、机械化种植及肥料运筹、长势长相、病虫草绿色防控、档案记载等七个方面,对示范点进行踏田检查,并采用打分形式加以评定。专家组表示,各示范点的创建水平整体较高,示范作用明显,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8月份,既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水稻高温热害防控的重要阶段。专家对示范点田间水稻长势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现阶段水稻田间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建议基地根据植保部门病虫预测预报,结合高温热害防控,合理选择防治适期,综合施策,有效控制病害、虫害、热害发生。
市农技中心粮油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点检查活动,结合上海粮食生产面积小、作物单一等特点,突出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市、区、乡镇三级联动,以点带面,助力本市水稻生产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