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踏过人世间的千重浪
倾诉与聆听,城市人的情感故事。 请勿对号入座。(图文无关)

  口述/常新  文字整理/刘千荣

  听着电视里的深情演唱,感受着《人世间》剧中人的悲欢离合,我一路追剧,一路感叹,对照剧中人物,回眸自己走过的“人世间”之路,历经的风浪,不禁感慨万端。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听着雷佳的深情演唱,感受着电视剧《人世间》剧中人的悲欢离合,我一路追剧,一路感叹,对照剧中人物,回眸自己走过的“人世间”之路,历经的风浪,不禁感慨万端。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上初中时,全国已经恢复高考,学校上课也开始走向正轨。初中毕业的我,没有听老师与长辈们的劝在初中复读一年,考取师范或者中专,捧个铁饭碗,而是去上了高中。直到高考落榜,我才多少有点后悔,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的一位表哥和我同龄,考取了中专都出来工作拿工资了,而我面临着回乡务农的尴尬处境。父母支持我,让我又复读了一年,没想到还是名落孙山。

  这年征兵,前来征兵的是我姑父的战友。姑父老早就把这个好消息通知了我的父母,让我做好准备。老师和乡亲们都认为我当兵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当时在农村高中生可是不多见,我要文化有文化,身体相貌都不差,关键我上面还有人,肯定会优先收下我的。

  我也欢天喜地地做准备,成为一名军人是我小时的梦想,我二哥就在部队当过兵。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体检的时候我突然染上俗名“偷针眼”的眼病,眼睛肿得像鸡蛋似的。姑父的战友是个很正直的人,没有高抬贵手徇私情让我过了体检关。

  经过当兵体检的失败,对我打击很大,父母让我继续复读,我却无心恋战,考试结果出来,分数还不如我上一年的高考,也就冷了复读考取大学的心,上学也只能作罢。

  ●眼见父母年龄大了,大哥、二哥早就成家分出去单过,弟弟妹妹又小,我便回家种地,像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成了一名回乡知识青年。高加林根本干不惯农活,做小生意怕难为情,典型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不是,读书时寒暑假和周日,我都会帮父母亲做农活。因此我对农村的任何活计都拿得起,放得下。由于我有一定文化知识,头脑灵活,非但适应农村的种地生活,还帮助家里很快过上了好日子。

  既然定型当了一个农民,那我就在乡村扎根吧。上门为我提亲介绍对象的还真不少,我也就面临着与高加林一样的烦恼,找什么样的对象呢。当时农村读书读到初中的女孩子很少,找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女孩我不甘心。也相过几次亲,但都没成,父母劝我不要挑花眼了,我的姑父也劝导我要面对现实。

  正当我感到面对亲人的压力无所适从时,我生命中的刘巧珍出现了。这女孩名叫银瓶,和我们家是一个村庄上的邻居,读小学时同过三年学。但说不上青梅竹马,因为银瓶有个神经不正常的母亲,我们那里都喊她女疯子,和四邻的关系都不是很好,人们可怜她是个精神病人,也不和她计较。银瓶的父亲农闲时除了喝酒就是打牌赌钱。对于这样的一家人家,村子上的人们都是避而远之。

  银瓶仅仅读过三年书,尽管我们上学放学同路,几乎不说话。银瓶是班里顽皮男生欺负的对象,而我也在无意中“欺负”了银瓶一次。那时候看完电影《火焰山》,同学们爱学电影里的台词。这天下课休息后我返回教室,不知道谁把教室的门给虚掩上了。走到门前的我灵机一动,敲了几下门,还装模作样的咳嗽了一声说道“夫人,开门来!”事情也就这么巧,银瓶正好开门出来。同学们先是一愣,随即大声起哄,大叫着学着我的样子说“夫人,开门来!”那段时间,同学们看到我,指着银瓶说你家夫人在那呢。

  有一天,坐银瓶课桌前后的男生忽然捂着鼻子喊臭,非说银瓶肯定把大便拉到裤子里去了……银瓶后来被隔壁班的女教师捂着鼻子带到女厕所,被证明是那几个男生的恶作剧。班主任罚了几个男生半天站,银瓶第二天再也没来上学。银瓶其实早就不想读书了,生在那样一个家庭,有那样的一对父母,银瓶辍学是早晚的事,而顽皮男生故意用恶作剧羞辱取笑她,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虽然不在一个班里读书了,但毕竟是一个村庄上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另外银瓶和我的小妹,以及我大哥家的女儿关系比较好,用现在的话说叫闺蜜。记得上高一时的国庆节放假,我给家里挑井水,还在井边碰到银瓶,见她用井绳拔一桶水很是吃力,我主动把井绳要过来帮她拔水,不想拔到一半井绳断了,扑通一声装满水的木桶掉了下去,好在桶是木质的,浮在井水上面。我赶忙把我们两家的四只铁质桶钩,绑到我家的井绳末端扔向井底来回摆动。我们在井边好一阵折腾,总算把掉落下去的木桶给打捞上来。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那个不起眼的小银瓶,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就是人太瘦,衣服太旧,模样其实不比我们班上的所谓“班花”差,不禁顿生怜悯同情之心,要是她家境好,把书读下去将是另一番人生。听说她那酒鬼父亲做主给她定了一门亲事,男孩比她大了十岁不说,腿上还有残疾,是个好吃懒做之徒。听说她父亲之所以答应这门亲事,是因为欠了人家的赌博债,总之村子上的普遍说法是一朵鲜花要插在牛粪上了。

  等我彻底不再读书,回家务农后,倒是很少见到银瓶,隐隐听小妹说银瓶到省城给一位当工厂领导的亲戚家当保姆带小孩去了。当亲戚家小孩进幼儿园后,银瓶回到村子上,这时我发现她的言谈举止都更像一个城里女孩。银瓶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则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银瓶操持着家务帮父亲种地,她的家似乎比疯母亲在家的时候要正常温馨很多。

  也许是当保姆的经历,让银瓶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有了主见,也让她鼓起了退亲重新找婆家的勇气。银瓶是与我无话不谈的小妹说起她的心事,一直和她关系不错的小妹曾问我让银瓶当我三嫂子可愿意?弟兄中,我排行老三,明白小妹意思的我当时未置可否。银瓶是个好姑娘,就是文化太低了点,还有就是她糟糕的父母,以及一言难尽的家庭。

  ●谁也没想到,银瓶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在外游荡了几年,又回到家中,比起以往更加疯狂,又是要拿刀杀人,又是要拿火柴点火。银瓶不敢住在自己家里,就在我家和我妹妹同住。小妹陪着银瓶向我哭诉不幸和艰难,定亲的婆家男孩她不喜欢,娘家因为疯病的母亲,她不能待。看着银瓶楚楚可怜的样子,我于是动了怜香惜玉的念头,在征得父母亲的同意后,我带着银瓶私奔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打工潮还没兴起,我带着银瓶也没能走远,先是到民政局领了结婚证书,到县城为她买了几套衣服,然后带着她到了五十里以外的大姐家,又去了几位远房堂叔家,这就是我和银瓶的“蜜月”旅行,躲躲藏藏的,现在想来都心酸。若干年后,我在打工的上海和银瓶补拍婚纱照时,不无愧疚地对她说“我今生都欠你一场热闹的乡村婚礼”。

  我家里由父亲和姑父出面,把银瓶家因定亲收下的彩礼退还给了她未过门的婆家。等我再回到家里,我们夫妻盖新房,与父母分家单门独户过日子。现在想来我的婚恋还是很有特色,与我的同龄乡村青年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区别,就像《人世间》里周秉昆一样和他的“六小君子”兄弟比起来,婚恋之路与众不同,回忆起来是一份特别的记忆。

  结婚生子,我很快过上了“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传统农民的日子。孩子开始读书了,我在这方面抓得特别紧,自己没能实现的大学梦,我要在儿子身上实现。让我颇感欣慰的是孩子在读书上很努力,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而我迎来了被村名选为村官的机会。

  原来的村官大都由转业军人来担任,像我二哥从部队转业回来就当过村里的民兵营长。当这一批村干部老了退下来的时候,开始补充新鲜血液。我是我们那一代农民中学历相对高的,又是种田能手,被村民选为文书,主要是写写画画的事,开个证明,发个通知,写个总结什么的。自己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也适当增加一点收入,原本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但我很快发现,我还是书生气太重,不大适合当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村最难抓的工作是计划生育,虽说这个是计生专干和妇女主任的事,但每个村干都要包一个小队,各项工作都得抓。那时候,许多村民为了躲计划生育,拖家带口到南方发达的城市打工,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还有当时农村干部吃喝风比较严重,农民大事、小事,生娃办准生证,建房子办宅基证,都得宴请村官。村官们认为自己帮农民办事了,吃人家一顿,喝人家一杯也心安理得。更让人懊丧的是,如果农民找村官办事,请村官吃喝不去,他反而不放心了,认为事情有可能办不成,所以只有吃了、喝了他家的,他才认为你肯定把他的事放在心上了。

  我酒能喝点,但烟不抽,每当我们村官们聚在一起开会、办事、接受宴请,其他几位吞云吐雾,肆无忌惮的抽烟,我和妇女主任只能抽“二手烟”,我则尽力想办法躲开,无形之中与其他“同僚”就有一种隔阂感。但我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所以当村里文书我是称职的。有时感觉干得不顺心的时候,我会和老婆说等把儿子供到大学毕业,我就辞去村官不干了。

  ●我曾和计生专干等人一起到外地,去“抓”一些超生户回老家做节育手术。为了劝那些在城市打工躲计划生育的村民回来,我不止一次到过上海、南京,最远的还去过东莞,看到他们的打工生活也是一言难尽,甚至是孩子上学受教育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加之自己年龄也大了,原本的一点没有到外面的世界闯闯的遗憾也慢慢释怀了。没想到我人过半百还会出门打工,这都沾我那读大学儿子的光。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儿子没有我们那个年代包分配的福利了,不过他也不需要,作为学校高材生的他还没正式毕业就被上海的一家大企业作为人才引进了。五六年的时间下来,就在上海奉贤安家落户,也很快买房娶妻生子。银瓶为带孙子离开老家住在奉贤儿子家。

  银瓶偶尔回来,劝我辞去村官到上海和孩子在一起。我说我以前去过南京、上海,见过那些出门打工的人也挺难的。再说,我年龄大了,到上海干什么?俺们家的责任田怎么办?如今种地和以前不同,不但不要交税,国家还给补贴。

  儿子的能力强,对公司的贡献大,领导很器重他,也很关心他,无意中问起儿子,你老父亲是什么文化程度?干什么工作。儿子答说八十年代初的高中毕业生,现在是村官。领导说他兄弟开了一家建材厂,可以让你爸进建材厂上班。儿子说我爸年龄大了,做不了重体力活。领导说让你爸当个小领导,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村官,管几十个人干活肯定不成问题。

  儿子回来就和我说,问我是否愿意去?银瓶也跟在后面劝,说过去了一家人在一起多好。本来我最担心的是到上海没工作,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不由得我不动心,并付之行动打报告辞去村官。把自家的地分别交给我侄儿和小弟耕种,在我过了知天命之年开始闯上海。

  儿子公司里的领导没有食言,介绍我去了他兄弟的建材厂当一个领班,确实不要出苦力,不过建材的活多在室外,风吹日晒也很辛苦,但比起农村的活来还是要轻松的多。建材厂给了我专门办公的地方,还给我租了一居室的房子,和儿子买的房子同在一个小区里。银瓶搬到我这里住,既能带孙子,又能帮我做饭。儿子媳妇年节假休息日双双来到我们家,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与电视《人世间》里的许多人物一样,我经历过人生许多挫折,对于剧中男主人公周秉昆说过的那句话“觉着苦吧?嚼嚼咽下去”更是感同身受。但我和剧中的人物一样没有“躺平”,一直都在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从未动摇,无论命运多艰难,要保持做一个好人的初心。

  “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平凡的我们/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随四季枯荣依然迎风歌唱/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这歌真好,就是唱给我们这些平凡人听的。在歌声里我不止一次地回味,我在人世间踏过的千重浪,经历过风霜雪雨,以更大的激情拥抱美好的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踏过人世间的千重浪
遗失声明
东方城乡报倾诉03踏过人世间的千重浪 2022-07-22 2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