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过去是废弃的竹林地、“臭水塘”,村里的卫生死角,如今成了“口袋公园”,绿草成荫旧貌换新颜。
在金山区张堰镇的秦阳村,以绣花功夫打造极具特色的“口袋公园”,让村民们推窗见景、出门入园,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园内配置了各类健身器材以填补宅基埭上的功能空缺,室外漫步机、扭腰机、平步机、太极轮、肋木架、牵引器一应俱全。在宝山月浦镇庆安四村,原本三个小区的交界处只简单栽种了绿化,东侧还有一个建筑垃圾堆放点经常处于无序堆放状态,如今经过改造后一个高颜值的“口袋公园”对外开放,清晨和黄昏,小区周边的老年人在这里锻炼和闲聊,小朋友们在这里嬉戏玩耍,“15分钟美好生活圈”朝气蓬勃……乡村田野间、家门口的天然健身房让城里人羡慕。
沪郊不少乡村改建的“口袋公园”,不仅方便了村民就近的健身需求,还把党史教育、村规民约、爱护环境等一些宣传内容适自然入场景之中,让村民们在闲适散步的同时也被文化浸润与滋养。在景观改造上,不盲目求新求异、求大求全,而是结合本村特色和村民需求,力争让小空间发挥出大效益。
乡村“口袋公园”小、多、匀、精,因地制宜、因形就势,注重乡土植物应用保护,营造理念先进、环境优美、景观丰富的绿色游憩空间。同时也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完善无障碍设施以及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垃圾桶等配套提升服务功能,可谓在人居环境提升上下足了“绣花功夫”,让村民的获得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