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写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2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年最忙“吃年酒”

  □俞富章

  新年总是在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吉祥喜庆、喜气洋洋中欢度的。

  我小时候的松江农村,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便进入了忙碌而有序的辞旧迎新阶段,恭送灶王爷,打扫灰尘,清理蜘蛛网,杀鸡杀鸭,买肉买鱼,磨粉奘糕,写春联贴春联,放鞭炮,拜祖先,吃年饭……

  过年的年夜饭自然是一顿十分正式非常隆重且最具仪式感的全家团圆饭;这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不像是一年里的最后一餐,倒像是一年里的第一餐;它是一年中最丰盛最美好的一顿饭,也是寄托着对新的一年满满憧憬的一顿饭。

  然而,在我的印象中,松江农村人家,新年里最忙的一种饭叫“吃年酒”。

  何谓“吃年酒”?就是新年里亲戚之间相互走动时招待一方安排的宴席。因为这种招待是在新年里,且还要互相敬酒祝福,所以就叫“吃年酒”。父亲曾对我说过,他小时候就已经有这种习俗。长大后读《红楼梦》,发现其中也有吃年酒的描述。贾府从正月初一开始就安排吃年酒了,王夫人与凤姐是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一连忙了七八日。如今吃年酒的宴请方式好像不多见了,当年却是新年里最忙的一种酒宴了。

  新年吃年酒,不只是为了热闹,也不单纯是为吃而吃,而是亲戚之间联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承载与寄托着人们对亲情的珍惜与期待。亲戚是需要走动的,保持互动的亲戚之间才会有密切及稳固的亲情;没有走动的亲戚,即便有血缘关系,时间长了,也会生疏,少了亲情,甚至会断了来往。农村人家,平日里家家忙着农活,亲戚之间没时间走动,所以特别看重新年里的吃年酒。吃年酒便成了新年里亲戚走动的一种习俗,一种仪式,一种风景。

  在我的记忆中,吃年酒从新年初二就开始了。从那天开始,亲戚们开始互相走动互相拜年。农村人家,大多有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很多,所以,有的人家的年酒一直要吃到元宵节。

  到哪一家吃年酒,大多在年前甚至在前一年就约定了。记得每年在吃年夜饭时,父亲就会和母亲详细讲着吃年酒的安排,什么时候去谁家拜年,什么时候谁家到我们家拜年。吃年酒不是单向的,都是有请有回请的。记得我们家,年初二都是到外婆家舅舅家去的,这是母亲“回娘家”;年初三,大姑二姑两家到我家来,她们也是“回娘家”;年初四,我们一家去大姨家;年初五,舅舅一家及大姨一家到我家;年初六,我们一家去大姑二姑家,大姑二姑出嫁在同一个村庄,中饭在大姑家,晚饭在二姑家。总之,新年里,每天都不会空着,不是我家去亲戚家吃年酒,就是亲戚到我家来吃年酒,天天热热闹闹,日日忙忙碌碌,真的是欢欢喜喜过大年。

  走亲戚吃年酒,也要带“伴手礼”的,那时叫“蓝头”。礼物一般至少有四样东西。我记得我家会带一块猪肉,肉上还贴一张红纸,一包白糖,还有柿饼、糕点。四件套的礼物盒中,通常情形下亲戚家会留下其中两样,等我们回请时他们会换上两样东西又拿回来了,比如肉换成了鱼或鸡蛋,柿饼换成了红枣,白糖换成了什锦糖等等。

  到了亲戚家,亲戚会给每人泡一碗糖汤水,讲究一点的,这碗糖汤水里还会放一把爆米花,或者加两个蜜饯或红枣;一碗糖汤水里盛着的是甜甜蜜蜜的祝福。喝完糖汤水,就是品尝瓜果糕点了,比如柿饼,蜜饯,饼干,糖果,蚕豆,瓜子等等,记得柿饼是必吃的,大人们告知我们,吃了柿饼,新的一年会事事如意的,借的是口彩,图的是吉祥。

  大人们到了亲戚家便是坐下来喝茶聊天,除了问长问短之外就是谈天说地了。有时候还有说媒相亲带入其中。记得那时候,比我大好多岁的表哥表姐就是在吃年酒时完成了相亲的。

  小孩子们总是乐意跟着父母走亲戚吃年酒。每到一家,除了会拿到一些红包之外,平时难见一面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在这个时候“久别重逢”,倍感亲切,格外兴奋,一起甩炮仗,打弹子,一起躲猫猫打仗,一起“人来疯”。

  吃年酒,一般都是几家亲戚相约一起去某一家;所以,一些人家吃年酒时要摆上二三桌,老老少少好几十人,十分热闹。因为是过年期间,吃年酒的菜品与酒都是年前准备好了的;当然,不同条件的人家,菜与酒是有区别的,有的好些,有的差些,不过,无论怎样,氛围却是相似的,既热烈祥和,又喜气欢乐,更重要的是,亲戚之间的情感在吃年酒中得到了充分交流,亲情更加密切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埠
   第03版:视觉
   第04版:禁毒
   第05版:倾诉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写作
   第08版:健康
新年最忙“吃年酒”
喜迎虎年春节
防疫儿歌
过年
东方城乡报写作07新年最忙“吃年酒” 2022-02-04 2 2022年0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