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不退散,红色村庄新时代别样“红”

  □记者 尹寅 摄/记者 夏常青

  1927年9月,东庄村所在的小蒸地区成立了青西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为这片革命的热土注入了红色基因;1928年,在陈云的领导下,小蒸、枫泾农民秋收暴动爆发,播下革命的种子,点燃武装起义的星星之火;1945年5月,新四军庄前港抗日伏击战在东庄村庄前港打响,激战一个多小时击退日军;东庄村村民为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6名新四军将士建造了烈士陵园,成为“青浦西乡革命烈士陵园”的前身……如今,烽火早已远去,那段红色的记忆却不曾消散。

  踏上青浦区练塘镇东庄村这片红色土地,走在古朴老街上,记者不禁被浓厚的红色文化所吸引。透过村史馆里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可以看到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肃立在青浦西乡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不由被为国为民情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我”精神所感染。

  “最近两个月,我们每周都要接待至少一场党建活动,人气越来越高。”村党总支书记孙建强介绍,伏击战旧址、村史馆、青浦西乡革命烈士陵园等都已成为红色旅游的新网红“打卡”点。

  东庄村人气增高,村民们对村子未来的发展也更有盼头。“现在,我们的红色文化被挖掘打造起来,有游客愿意来,我们就有发展了。”不少村民满怀憧憬。

  红色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村党总支书记孙建强告诉记者,东庄村立足独特的红色文化优势和优良的绿色生态底板,打造“江南红色文化第一村”,提升乡村品质,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东庄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2020年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获评,吸引了衡山集团、“云溪上”品牌民宿公司的入驻,一个民宿集群的雏形已经显现。青年人回乡逐梦创办的第一家农村电商平台“厨见”,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在此感受充满烟火气息的农村烹饪生活……

  今年,东庄村入选中组部、财政部“2021年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党总支将根据试点规划,重建第一党支部陈列馆、庄前港伏击战纪念点、红色文化教育讲堂等,进一步挖掘东庄村红色文化,夯实红色根基,让红色印记代代相传。

  “距离东庄村5公里,就是陈云纪念馆和练塘古街。”孙建强说,村里正计划与陈云纪念馆进行联动,把东庄村作为一个接待中心,将参观的游客引流过来,再利用我们打造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乡村休闲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体验林下采菇、田头插秧、乡村民宿,“耕读”红色村庄的别样魅力。

  青浦

  东庄村人气增高,村民们对村子未来的发展也更有盼头。“现在,我们的红色文化被挖掘打造起来,有游客愿意来,我们就有发展了。”不少村民满怀憧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第03版: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第04版: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第T01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第T02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第T03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第T04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更多种植户富起来
记忆不退散,红色村庄新时代别样“红”
“崇明水仙”百年沉浮,如今香飘世界
东方城乡报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04记忆不退散,红色村庄新时代别样“红” 2021-07-01 2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