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青春之名,致敬百年荣耀

  □见习记者 郁若辰

  摄/记者 夏常青

  “大家好,我叫王黎娜,认识我的人都叫我‘扁豆姑娘’……”上农融媒·《我心向党》系列视频的拍摄现场,王黎娜正坐在镜头前,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前不久,她刚刚当选了浦东新区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协会会长,还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七一前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黎娜收到了许多平台的邀约,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请她录制《浦东人眼中的惊艳蝶变》,新华社请她加入“乡村振兴专题片”的录制,此外,她还受邀参加“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庆祝建党百年——致富带头人走进大别山”等多场活动。参与上农融媒·《我心向党》系列视频的录制也是她收到的众多“录制任务”之一。

  6月3日下午,王黎娜早早赶到《我心向党》系列视频录制现场,在一遍遍录制中,她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当讲到“12月28日上午,总书记在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表彰活动上接见了我们,记得当时我的站位是汪洋副总理的后面,总书记的斜后方”时,她甚至有些哽咽。“总书记接见的场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记忆犹新。”她告诉录制人员,现在每当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激动的心情仍难以平复。

  王黎娜在毕业两年后辞去了银行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从父亲手中接过“担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党支部,本着“建一流党建,促一流发展”的党建理念,结合产业发展特色,她带领团队总结了“三先”工作法,即新技术党员先学、新品种党员先试、新市场党员先行。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下,青扁豆的最高年种植规模达2.5万亩,最高年生产值3.73个亿,带动本地农户1万多户,目前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青扁豆规模化生产基地。

  总书记的两次接见,全国最早一批开展合作社党建,带动农民致富……这些经历让王黎娜这个青年“三农”从业者看到了从事“三农”工作的希望,一次次的荣誉授予更让她感受到了国家对青年一代,愿意留在农村发展、从事农业工作的鼓励和肯定。

  尽管王黎娜的日常工作已接近“饱和状态”,但关于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活动和节目录制她都尽力配合,哪怕一次次忙到深夜才回家。“我想用自己的力量感染身边的青年,也想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青年朋友们,从事‘三农’工作虽然累,也确实很苦,但是前路一定是光明的。”在王黎娜眼中,“三农”是一份富有情怀的事业。正如她在《我心向党》系列视频的结尾中所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个小个体都发展起来了,国家才能日益富强。”

  浦东

  “我想用自己的力量感染身边的青年,也想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青年朋友们,从事‘三农’工作虽然累,也确实很苦,但是前路一定是光明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第03版: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第04版: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第T01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第T02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第T03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第T04版: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专刊
以青春之名,致敬百年荣耀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日子越来越红火
党员服务凝聚民心 党建品牌推动乡村治理
东方城乡报学习百年党史奋斗路 启航乡村振兴新征程02以青春之名,致敬百年荣耀 2021-07-01 2 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