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新主体·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区块链下乡”看乡村振兴三大课题

  去年9月,安徽砀山县政府、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蚂蚁链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在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打造国内首个“区块链村”。良梨村将酥梨生产、销售、物流等可信数据搬上区块链平台,信用良好的农民可以借此获得无抵押贷款,上线两个月,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在良梨村实现放款1300万元,当地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区块链技术深入田间地头,农民轻松获得银行的无抵押贷款,优质农产品上行有了更强劲的推手和更广阔的平台。国内首个“区块链村”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快农产品经营数字化,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语境下,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区块链+”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为“区块链下乡”打下了坚实基础。如砀山县目前有电商企业1300多家,网店和微商5万家,10多万人从事相关产业,2019年砀山县网络销售农产品高达46.7亿元,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大量贸易数据在网络中流转,引入区块链之后,农户的每一单交易、物流数据都在链上留存记录,成为不可更改的信用凭证和最具挖掘潜力的数据资产。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如区块链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区块链下乡”也是农村电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电商进农村”的升级版,将为打通农产品产、供、销协作体系提供全新的格局。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第二个重大课题,是解决经营主体信用量化不足导致的交易成本过高、各类要素难以被有效激活的矛盾。区块链存储数据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等特征,最大的优势就是以量化和技术体现方式塑造、确认信用,因此“区块链下乡”有利于打破农民交易信用障碍,以激活交易加快激活农村产业。

  安徽砀山县的“区块链+”探索不是孤例。蚂蚁集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范围内蚂蚁链涉农业务量增长超过12倍,其中农产品溯源同比增长近7倍。越来越多农民开始尝鲜区块链,“上链”正在成为农村“触网”之后的新选择,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进器。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第三个重大课题,是大力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强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大数据为重点的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块链又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电商、加强农村信用建设和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条件,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这个重大历史进程中,“区块链+”“区块链下乡”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插曲,而必将是一个浓墨重彩的精彩篇章。雪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构建数字农业“大动脉” 关键解决“最先一公里”
从“区块链下乡”看乡村振兴三大课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知识(一百六十四)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解读B05从“区块链下乡”看乡村振兴三大课题 2021-03-23 2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