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葛弢
“1966年10月至1967年5月,我参加了援越抗美战争,而这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记的经历……”在外灶村退伍老兵张文荣家,张老先生正对着摄像机讲述着当年的峥嵘岁月,虽然这段经历已过去50余年,但是回想过去,仍旧历历在目。近日,我们通过挖掘本村红色文化资源,举办“我身边的四史故事”系列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赴村里老党员、战斗英雄、巾帼模范家采访拍摄,口述外灶历史,聆听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
作为书院地区最早的地下党支部所在地,外灶村传承红色火种,培养出一代代投身军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青春的有志青年。随着时间的流逝,新一代的年轻村民对外灶的历史和前辈的故事变得陌生,缺乏了解。如何抢救外灶的红色记忆,将外灶的故事代代传承?我和村党总支伙伴积极策划,组织外灶青年志愿者开展“我身边的四史故事”系列活动,挑选代表性村民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当年的故事。通过活动,帮助年轻村民更深入地了解外灶的乡愁记忆,看清过去到现在的传承和蜕变,从前辈的讲述中,当年的小村模样、49年大潮,书院小学等曾经的历史印迹也一一被挖掘。镜头记录下一段段红色故事、改革佳话,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实际相结合,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在我们的镜头前,今年78岁的顾生祥老伯讲述了年轻时带领外灶村民一起搞改良、促生产的记忆,成为家乡建设的参与者、亲历者;陆连舟老人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外灶小学的从无到有;浦东说书技艺传承人计金弟老师为外灶乡村文化建设创作新的作品;村民组长徐微琴领衔外灶妇女投身美丽庭院和抗击疫情,58岁的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讲述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外灶的峥嵘岁月,更折射出共产党员永不懈怠的奋斗追求。
经过剪辑制作,视频拍摄成果将存放于外灶记忆馆,并上传到互联网平台,让更多人听到外灶人的四史故事,令初心薪火相传,使命永担在肩。
(作者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国际交流处主任科员、浦东书院镇外灶村驻村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