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新主体·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赋新“大丰仓”

  2020年9月30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消息,在最新版本的《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中,新收录中国4家,其中,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江苏野鹿荡,就在盐城市大丰区域内。

  从“大丰好玩呢”

  到“大丰好居处”

  多少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农业的“仓容”,不仅仅取决于农业。以“大丰仓”冠名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大丰区,一句“大丰好玩呢”的宣传语,成为游客交相赞誉的热词,说的是起步于农业的大丰全域旅游。如今,“大丰好玩呢”又升级了:“大丰好居处”!

  去年9月30日,牵动70余万大丰人心的盐通铁路大丰高铁站,全面开工建设,大丰人终于可以实现了家门口的高铁梦。时隔一年,大丰正在用它的精品标杆工程,向更多人展示着“大丰速度”和“大丰形象”。大丰由此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有一种幸福叫“蓝天白云”。根据江苏省环保厅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大丰区蓝天“全勤”,空气质量全省第一;水质达标率、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大丰成为一个可以深呼吸、净生活的宜居城市。

  近两年,大丰城市绿色建设按下了“快进键”。邀请国内权威专家为大丰城市规划建设把脉支招、出谋划策。全面吹响城市绿色建设大会战“号角”,提出“做实城东、做精城中、做美城西”这一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城市建设方向。

  蓝图精彩铺展,全区上下“干”字当头,一锤接一锤敲,一环紧一环拧。“一镇一里两街两商圈”的华美绽放,让这座城市既有颜值更有内涵。随着一件件惠民实事新鲜出炉,宜居城市绿色建设为大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各级组织和相关部门、单位,对全区17.7万农房住户,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根据农民进城入镇、进新型农村社区、在老村庄提升的改善意愿,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改善。同步布局配套产业,做到一个新建社区一个特色产业,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推动“家门口就业”,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农房改善的“后半篇文章”怎么做?大丰有了新探索:将新型农村社区党建与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有机融合,建设“红色邻里”,将党建引领与共建共享、清廉文化、议事协商、文明创建等方面融合,搭建基层治理的大舞台。

  仓廪实而知礼节。以“田园乡村”“水美村庄”建设为抓手,全区开展“微笑服务”“服务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使得“大丰好玩呢”正向“大丰人好呢”转变,自编自演身边生产生活的群众自娱自乐文化活动,不断优化着全域旅游发展的软环境。

  良好的城乡生态宜居环境和绿色经济红色社会发展环境,引来更多“凤凰入巢”,重大产业项目和平台纷纷集聚大丰。今年1至9月,全区新能源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92.1亿元,同比增长8.2%。全区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进出口总额、全社会用电量、新增“四上”企业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及增量等指标全市第一。

  从绿色发展的亮点

  到绿色发展的高点

  9月16日,南京钟山宾馆展示区。乘着“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的东风,早酥梨、猕猴桃、大米、郁金香……多个优质农产品集结,以“大丰仓”区域品牌正式登台,将量与质及美感集合,引得满堂彩。

  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今日的“大丰仓”,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富足的粮仓,更是品类齐全、质量优良的“农”仓,更是一座“会呼吸的”生态绿色之仓。

  区委副书记陈允春多角度地解读发展思路说,大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践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以“123”重点工程为主抓,坚持做大恒北早酥梨品牌,做强丰收大地、盐土大地两大载体,做特三大特色观光农业经济带,迈出了一条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型的康庄大道。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桂和介绍,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125万亩,粮经比居盐城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实现市级农业园区全覆盖;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0.6%、全省领先……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汇聚成“大丰仓”品牌的含金量和含绿量。

  副区长韦国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大丰不断加强与上海、苏南等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销合作,“恒北早酥梨”“丰收大地蔬果”“大丰大米”“裕华大蒜”等品牌农产品争先恐后登上长三角市民餐桌,每年销往长三角地区农产品近70亿元。

  一块飞地一段情,在大丰划出的一块飞地,是上海域外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当年上海知青奋斗的地方。一组数据一条纽带,供应上海15%的鲜奶、12%的优质大米、8%的瘦肉型生猪和3%的淡水产品,这是目前“大丰仓”哺育上海市民的真实数据。

  各方资源,多种要素,赋能“大丰仓”,更有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赋新“大丰仓”。全国最大的农村数字化电商平台之一“农拍档”公司与“快手”江苏公司等,联合在大丰投入,利用当下流行的社交平台传播,结合“视频带货”,拍摄本地农畜商品视频,通过新兴传播方式,让名优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丰拥有比较成熟的农产品产销基础,下一步,将策应大循环、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深化农业领域开放合作,以‘大丰仓’品牌为引领,加强与农产品加工、酒店餐饮、农贸商超等企业合作,携手各位企业家把大丰优质的农副产品推向长三角乃至全国市场,共享农业发展红利。”区委书记薛盛堂满怀信心。

  从全域旅游的“花园”

  到全业融合的“田园”

  刚刚过去的双节长假期间,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共接待38.66万游客,综合收入超2900万元,同比增加8.5%;2019年荷兰花海全年接待游客约30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3.63个亿,成为“释放富民能量”新典范。

  万企联万村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行动。荷兰花海坚持联农带农,助推乡村振兴,形成“基地+研培+农户+公司”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辐射周边8个村,带动3000多农户每年人均增收3万多元,目前花海种球国产化率达90%。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梨园之中,晃金披雪;梨园之外,别墅林立;别墅之间,曲溪清洄;各家门前,短桥一弯,矮石错落,芳草青青。走进数千亩果园环绕的城南恒北村,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溢漾于农户和游客的微笑之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走进城西梅花湾景区,玫粉、水粉、白色,朱砂、宫粉、绿萼……各色品种的梅花竞相开放,丛丛梅树错落有致;精品梅苑中,500年树龄的梅王、梅后相伴而立,800年的宋梅诱人驻足……

  还有城东“丰收大地”园区的花卉创意,东南重镇大桥“东方桃花洲”的花蕾初绽,三四月的郁金香,六七月的薰衣草,八九月的格桑花,九十月的百合,冬季的三色堇,四季花香招引八方游客,营造乐的心境,留下美的靓影……

  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怀揣匠心精神,大丰的风景不断更新。大丰正在打造它的首条旅游公路1号线,全长96.5公里,以“鹿鹤海港,滩涂风光”为理念,将海港、滩涂、鹿鹤、农渔文化互相融合,以麋鹿园及风景区为引爆点,打造一条自然乡野的海堤风景廊道,让乏味的公路行变得一路风光、一路芬芳。

  新经济学上有个“微笑曲线”的概念,该曲线显示:在产业链上游,随着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产品附加值呈现上升趋势;在产业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拓展、售后服务完善,附加值也显著上升。

  而劳动密集型部门则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附加值最低的部分,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恒北村过去户户栽梨树,九成劳动力付出人均年收入不过万。如今四季旅游产业链条形成,让农民不仅从产中,更从产业两头获得更多收入和微笑。

  村党委书记李晓霞介绍,延伸梨园产业链条,打造休闲农业价值链,让全村从事梨树生产的劳动力 12%转移进入农业旅游服务业;1330户农户中,收入与农业旅游服务业相关的有280 户,占21%;2019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0多元。

  好美的大丰乡村,好美的“大丰仓”!

  陈兵 李文搏 夏寅 周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赋新“大丰仓”
脱贫攻坚应善于打造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知识(一百四十八)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解读B05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赋新“大丰仓” 2020-11-03 2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