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案例

  广西永福: 罗汉果激活致富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依托“中国罗汉果之乡”和“罗汉果原产地”的金字招牌,紧扣“福寿、富硒、生态”产业特色,积极打造罗汉果全产业链,激活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源。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引导统一良种、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标准化种植、统一信息共享、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六统一”经营模式,并以保底价收购产品。

  内蒙古巴彦淖尔:

  高标准农田助脱贫

  近年来,临河区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2018年以来,临河区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296万元,建设了“9园1市8车间”18个扶贫产业园,构建了“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的联农带贫新机制。截至目前,共带动117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150元,573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持续享受产业扶贫红利。

  福建首家“5G智慧茶园”

  落户福安农垦

  加速数字农业应用创新,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日前,由福安农垦集团与福建联通共同搭建的全省首个“5G农业智慧茶园”示范管理平台落户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坦洋村是福建著名的坦洋功夫茶产业村,管理平台将5G、物联网、信息化、大数据、云服务等智慧农业核心技术应用于坦洋村3800亩茶场,通过在茶园核心区域位置安装的环境监测站,可实时采集茶园大气温湿度、光照度、土壤盐分等信息,经过系统数据分析,可生成理论技术建议,指导技术人员进行农事处理。

  云南宁洱县:

  电商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针对山区初级农产品生产小、散、弱现状,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探索多种电商合作模式,根据消费市场需要,引领、带动当地优质农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探索出一条利用电商示范引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同时根据消费市场需要,积极探索“支部+电商”“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合作模式,引领、带动当地优质农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江苏高淳:小螃蟹撬动大产业
地方案例
盐碱地变身智慧稻田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地方案例 2020-11-03 2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