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玩非玩,似课非课。兴趣广泛的大孙子迷上了肉眼所不及的微观世界,全神贯注地寻找植物细胞。有教材,有先生,名冠:科学课。
孩子们多一种兴趣,先生们就多一份就业保障。孩子的兴趣一个接一个,先生加饭碗。
大孙子的兴趣有文有武,文有奥妙的奥数、他国的语风、指间哆来咪发、奇幻的乐高……武有提剑风雷动、水中小蛟龙。——武都合意,文的大都是指令;尤其那个弹琴,叮咚不休,希望拿下十级之后,就此放过我吧!
这个带科学味的“找细胞”还算有点趣味,找啊找,找到了洋葱、南瓜、青菜、萝卜的细胞,粗看差不多,细瞅各不同。有点意思。弟弟没这兴趣,看也不看,问都不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怎么会不一样?性格决定的。
我问:“能查找新冠病毒吗?”“现在还不行,以后可以。”大孙子向来自信,从不说不。
让孩子多见识一个世界,就多一层思维。现在多熟悉一些事物,以后会少许多陌生。
弟兄俩在讨论书是不是读越多越好,结论相同:读多了人会傻。——兴趣空间被挤压的孩子一般都作这种回答。家家都一样,将自家孩子拴牢牢的。所以,即便有可以自由飞翔的,也找不到伴。
太精彩的世界对大人来说是可怖的。孩子眼里最迷人的世界是游戏天地,但那里尽是魔。大人有定力,孩子没有,会被魔控制。
开科学课的先生脑子好啊!光鲜,高大上,真人面貌。万一砸出个科学家的话,绝对是他的启蒙,功耀千秋。
找着洋葱细胞了,大孙子洋洋得意,允我看,让我拍(手机摄像头对眼显微镜)。真没想到,我的孙子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