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仓城下,秀野桥旁。6月9日,位于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一处老宅在完成修缮后正式开放,将漕运繁荣、米粮兴盛的仓城尘封古韵呈现于世人面前。有着近500年历史的松江仓城因漕运而兴,古建筑聚集成片,是松江府城文化的“活化石”。当日,“忆”仓城艺术联展活动也在松江正式开幕。
作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在始建于民国时期的张氏米行正式开放后的首展——“寻味仓城·天下永丰”仓城稻米文化展内,300多平米的面积排列着从各处收集而来的实物与老照片,向市民展示了有关于“米”的称量、加工、炊煮、贮藏等器具以及关于“松江大米”的历史。“现在这些东西都看不到咯”,“我小时候还都用着呢”。在周边住了80年的朱老伯看着展品感慨道。陈列于展柜中的升斗簸箕在勾起了周边老人们讲古兴致的同时,也在向慕名而来的游客诉说着张氏米行的往事。
据张氏米行负责人莫女士介绍,修缮开放张氏米行不光是为了修缮一栋老宅,也是为了推广松江地产大米。张氏米行常态化开放后除了定期举办与“米”有关的展览、活动外还将进一步围绕“米”元素打造具有松江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展示平台。米行将不光是作为展示历史的科普基地,还将与松江区地产大米种植户合作,成为松江大米与米衍生品的推广基地,让更多市民了解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