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朱泾长浜村里,胡银良种植的2亩小红薯又丰收了。驻村指导员俞东华从地里挖出色泽诱人的小红薯,脸上洋溢着喜悦,这是他驻村以来用心灌溉的成果。这一天,他还邀请了金山区15位市级以及朱泾镇所有区级驻村指导员共同见证这份喜悦。大家在田里忙活着,既为村民感到高兴,又为俞东华感到骄傲。
今年,本市选派200名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驻村指导员,来自安信农保的俞东华就是其中一员。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曾经辉煌的长浜村重新焕发生机?俞东华来到村里后,这个问题就成了压在他身上的石头。
俞东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在长三角地区进行调研,并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们反复座谈交流后,提出“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思路。他深知,长浜村需要的,是对种植技术和农业设施要求低、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的农业产品。通过反复筛选比较,俞东华选择浙江临安的小红薯作为第一批主导产业。
有了好项目,致富有门路。为了让村民认可和接受小红薯,俞东华挨家挨户地跑,向村民介绍种植小红薯的好处。也许是刚到村里的缘故,面对俞东华这个“外头人”,村民们难免有防备心。“我们又不认识你,你怎么保证我们种了能赚钱,要是你吹牛,我们的地不就白种了?”有村民甚至要求俞东华交一笔押金才愿意试种。
村民们的反应,好比一盆冷水,泼在俞东华那颗火热的心上。“这件事情必须要做下去。”但是,如何才能打消村民的质疑和顾虑?他再一次驱车前往临安,找到一家种植小红薯的专业合作社,在当地颇有实力。几番沟通协商后,这家合作社同意在试种阶段免费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并且在成熟后以每斤3元的价格回购。带着这个好消息,俞东华马不停蹄赶回村里,最终与村里的种植大户胡银良达成合作。小红薯苗拉到村里的当天,胡银良拔掉了地里种着的2亩黄豆,种下了小红薯。
记者了解到,胡银良种植的2亩小红薯已是第二茬,亩产可达2500斤。种植技术简单,不费人工,最大的好处是,根本不用为销售发愁,每亩收入达7500元,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如今,村民们认可了俞东华的项目,纷纷向他表示愿意种植小红薯。这下,俞东华干劲更足了。他计划着,要在村里建立烘干房,以制作红薯干,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还盘算着在村里的一片空地上种植菊花,既可观赏,又可制作成菊花茶。
田里,来自金山各村的驻村指导员们体验了一番丰收的喜悦,七嘴八舌地从地里挖出一串串小红薯。在村委会,小红薯种植成功总结会更是将气氛推到了高潮。驻村指导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为俞东华的小红薯项目推广出谋划策。有人愿意负责广告设计,有人建议成本核算要更精细,有人提出完善文字材料……真知灼见和欢声笑语齐飞,在会议现场,记者也被他们的高涨热情所感染。他们既为俞东华的项目拍手叫好,也在费尽心思为自己所在的乡村作些贡献。这群人,一定会为乡村注入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