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樊清誉 记者 贾佳
“这个专业太好了,学到的果蔬保鲜知识用到我家种的樱桃上,明年,樱桃可以保鲜延期上市,我们米夏乡的樱桃就更值钱了!”亚森·卡热是新疆莎车县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学生。去年入学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个专业。如今,他为自家的收成算了一笔经济账:“通过气调保鲜,我们家樱桃可延期保存到7、8月份,过了6月盛果期,原本每公斤50元的樱桃就能翻个番,卖上了好价钱,明年我家就能脱贫啦。”
量身定制新专业
助当地脱贫摘帽
亚森·卡热所学的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是由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林学院”)为莎车县职业技术学校“量身定制”的新专业。据了解,莎车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较多,当地盛产核桃、葡萄、大枣等特色农产品,然而由于缺少农产品保鲜和加工技术,大都低价出售或者烂掉。作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大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脱贫致富。
农林学院经充分调研论证,发现通过气调保鲜,可以让不少水果错峰上市,为农户脱贫摘帽提供了新思路。因此,确定在莎车技工学校开设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作为重点援建的职教项目,为产业“量身定制”专业,不仅可以弥补专业空白,而且可以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增加社会稳定因素。
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自2016年9月开始试点招生,目前有在校生4个班级200余人,学生均来自维吾尔族,大多家庭贫困。如今,不少毕业生像亚森·卡热一样,运用所学技能帮助家庭摆脱贫困。2019年7月,2016级50余名毕业生已经奔赴相关工作岗位。
全方位“授人以渔”
促职教援建成效升级
目前,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集农产品检测、生产加工和保鲜一条龙的理实一体实验实训室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室占地1000多平方米,分为检测实验室、加工实训室、贮藏保鲜实训室三大模块,累计投入500余万元。接下来,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功效,深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结合市场需求,农林学院还编制了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6门专业课程标准并公开出版教材2本。
据悉,自2016年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对口支援莎车县职业技术学校工作,至今已近4年时间。根据《教育部南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工作方案》要求及上海市教委支援南疆四县职业教育建设统一安排,经共同努力,目前,接受援助的莎车县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升级为莎车县高级技工学校。
作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单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将主题教育与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将对口援疆工作作为主题教育推进的重点工作。2016年至今,农林学院接待来自莎车县的师资培训8批次70余人次,受训人员涉及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专业教师、学生管理、后勤保证、教务管理等各条线,受益师生数千人。2018年11月,莎车技工学校一名专业教师来沪,在农林学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学习,农业生物与生态技术系为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农林学院还根据莎车技工学校实际,先后派出师资赴疆实地指导,累计8批次共30余人次。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学院聘请行业企业、兄弟院校专家开展讲座,并做跟班学习。通过来沪学习和赴疆指导两种形式,莎车学校的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农林学院还在对莎车技工学校信息化建设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莎车技工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莎车职业学校信息化5年建设规划》,确定了基础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三个方向,同时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为双方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2018年8月,两校首次实现远程教学,远在万里之外的莎车学生实时与上海教师互动交流,开拓了学院远程援疆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