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山”攀登苦 一路翰墨香
——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费顺华
  □通讯员 洪金龙 孙刚

  近些天,费顺华经常会接收到很多朋友,特别是书画界同道们打来的电话、发来的微信,大家热烈地祝贺他的书法作品获评“乡村振兴 最美风采”2019全国农民摄影、书法作品征集活动书法二等奖。

  1960年,费顺华出生在张江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对写字画画情有独钟,中学美术老师看准他是个学习绘画的好苗子,就对他着意培养,悉心地指导他学画素描和中国画,使他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成为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骨干。毕业回乡后,在工作之余他仍是孜孜不倦,潜心于美术学习和创作,1981年他创作的中国画《老夫妻新喜事》,入选上海市首届“江南之春”美术展览,这在当时真成了张江乡的一件新鲜事。可是,在23岁那年的一次体检中,却意外地检查出他双眼色弱,色弱对绘画着色的影响自不待言,一时间几乎让他心灰意冷。在一番迷茫和思索后,费顺华决定把主攻方向放到书法上来,他先后拜沪上多位书法家为师,近40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在书法艺术追求的漫漫长路上。

  书画室书架上下几层,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的几百本书法专业书籍,每一本,都在无言地见证着他学习书道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近40年来,读帖、临习几乎成了费顺华每日的必修课。平日里他一走进书房,就要全神贯注地练字一两个小时。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整天地在书房里研习字帖,挥毫写字。偶尔站起来舒展一下手臂,定睛望望远,那就算是休息了。

  费顺华学书先从临摹正楷字帖开始,从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再到字的间架结构,他都逐一细细地凝神观赏,用心琢磨书写要领,领会其风采神韵,力求吃透悟深,临写、创作时务必做到意在笔先。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从而使自己的书法作品更富表现力。他学习楷书、行书又兼学隶书、魏碑,并进而专攻行书、行草,因为他渐渐深切地确认,行草是更适于他表现自我性情直书胸臆的字体。情之所钟,乐此不疲,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行草日益精进,渐臻化境。观赏他的行草作品,只见流畅的字迹,丛密如花树繁茂,疏朗如绝壁孤藤,迅疾如飞瀑直泻,飘逸如高天流云,真让人惊羡不已。

  2008年4月,费顺华在费尼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多幅作品被公司和个人收藏。同年10月份,他与同道在浦东联合举办了“十五人书画联展。上海市教育电视台“书与画”栏目以“费顺华书法艺术欣赏”为题,展示、介绍了他的书法作品。近20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屡屡在各种书画展览中入选和获奖,并被收入多种书画作品集类出版物中。

  为了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书法理论知识,201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由上海戏剧学院和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书法高级研修班。为期两年的业余授课,480多个课时,他每课必到,就是在左肩肩周炎发作手臂不敢屈伸的日子里,他也没缺过一节课。研修班的进修,众多沪上书法名家的点拨和指导,让费顺华具备了更加深厚的书法理论素养,也大大开阔了他的心胸和眼界,使他对书法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激励他更加锲而不舍,勇攀高峰。

  早在2004年,费顺华就同奚英杰等人发起成立了三桐书画社,作为书画社的中坚,费顺华同全体成员一道,致力于传播书画艺术,开展书画培训,繁荣社区文化。他们以书画作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书画走进社区、学校和军营,他们为居民写春联,用书画作品美化楼道,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北蔡联勤村:红帆引领 让“绿色田园”更锦绣
新泾镇举办三对三篮球比赛
退休播音员热心普及沪语
慈善募捐献上一份爱心
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
“书山”攀登苦 一路翰墨香
重温革命历程 点燃红色初心
东方城乡报民生07“书山”攀登苦 一路翰墨香 2019-11-15 2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