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蔡联勤村:红帆引领 让“绿色田园”更锦绣
  □通讯员 张凌燕

  家住浦东新区北蔡镇锦绣路边上的联勤村村民陆阿婆,退休后的她闲暇时总要到属于她的一亩三分地里种种蔬菜、瓜果。金秋时节,她感到村里锦绣路边上的这十多亩地变化很大,蔬菜种得好不说,地里的环境也特别整洁。拆了脏乱的田间窝棚,多了美观的“共享小屋”,修了农田水利设施,镇里集资中心的农技老师还手把手指导防虫害、用农药。一段时间以来周边环境的变化可不是一点点。

  而这些变化正是源于北蔡镇联勤村党总支部班子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振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浦东新区农委、北蔡镇“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围绕创建“绿色田园”在田间地头开展的一系列环境大整治工作。

  “治”出靓风景——田间环境整治,营造绿色生态

  锦绣路是纵贯浦东的主干道,北蔡镇联勤村现有十多亩农田临近锦绣路边。如何让景观道路边的农田实至名归的“锦绣”,一直是联勤村村干部的心头事。2019年,浦东新区农委提出了“绿色田园”三年行动计划。联勤村主动请缨,成为北蔡的试点村。启动第一年行动计划以来,联勤村主抓锦绣路边的农田环境整治。治理田间窝棚、农业废弃物、水利沟渠黑臭,农户劳作后无处上厕所等,这些都是农村的顽疾、百姓的呼声。村干部们边调研边整治,上门征询意见几乎踏破了农户家的门槛,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现在,田间是一抹抹绿色的蔬菜,田地两边是白色的水泥路、清澈的沟渠、干净的公共厕所,花坛里的五彩小花生机盎然。

  “管”出长实效——党建服务延伸到地头,引领农户自治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联勤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绿色田园”创建。田间地头的“农具共享小木屋”刚建成时,农户的农具常有丢失,农户们一时怨声载道。党总支部了解情况后,在镇“三农”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延伸了村里“四站一室”党建服务站的功能,在田间地头建立了党建服务点,村民党员成为自治管理的主力军,小木屋管理好了,农户们的心也踏实了。

  “引”进新理念——农业技术指导,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联勤村的农业生产规模小、散户多,蔬菜种植零星,没有专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种植的蔬菜除了满足自家需求外,多余的部分供应镇里的标准化菜市场售卖。为了提升农产品整体质量,联勤村通过镇集资中心,请来了区农技指导站的高级农艺师,为农产品“求医问诊”;村里定期对地产农产品实施农药监控,每月农产品都会抽样送到镇农药检测点进行检测;镇集资中心还为村里引进了防治病虫害的杀虫灯、色板、诱捕器,请来了专业第三方设计现代农业灌溉项目……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令农户们深受启发,大开眼界。从传统耕种到科技种植,现代都市农业的理念正悄然转变联勤村农业种植户的生产方式。

  “传”出农文化——农业知识普及,惠及农村下一代

  北蔡镇联勤村地处城郊接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有9个村民小组只留下了5个村民小组163户村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联勤村人,下一代已与“农”字相离甚远。为了让孩子们不忘自己的“根”,了解爷爷奶奶们曾经耕耘过的这片土地,联勤村在“绿色田园”创建中集思广益,收集了各种农具、蔬菜、种子的照片,并配以浦东方言,以宣传图片的形式展示在田间地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休息日,回到农村探望祖辈的孙辈们会来地里看看,村团支部也会组织学生来地里参与劳作,让美丽的农村环境、淳朴的田间文化影响下一代,让这块热土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北蔡联勤村:红帆引领 让“绿色田园”更锦绣
新泾镇举办三对三篮球比赛
退休播音员热心普及沪语
慈善募捐献上一份爱心
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
“书山”攀登苦 一路翰墨香
重温革命历程 点燃红色初心
东方城乡报民生07北蔡联勤村:红帆引领 让“绿色田园”更锦绣 2019-11-15 2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